您的位置:健客网 > 减肥频道 > 健康减肥 > 健身常识 > 来一份最权威 最健康的运动方式

来一份最权威 最健康的运动方式

2018-08-28 来源: 硬派健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那说到最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几乎可以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怎么运动,做什么运动最健康,性价比最高,就成了训练方面重点。

说到这几年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恐怕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健康的态度。比如我身边,从爸妈,到90后的“叔叔阿姨”,都开始转发有关健康的各种资讯。

当然,爸妈是转发养生的。80、90当然是转我们硬派健身啦(笑~)

那说到最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几乎可以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怎么运动,做什么运动最健康,性价比最高,就成了训练方面重点。

而这个月,《柳叶刀》子刊的一份最新的研究,帮我们分析了120万人的运动数据,告诉我们,什么运动才是最健康的。

说到这份研究,其实还挺有重量的

牛津主导,耶鲁大学合作,不仅有120万人的数据,而且都来自CDC美国疾控中心等机构。所以,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不过,在前面我说上两句↓

第一,这份研究是没有阻力训练的;

第二,这份数据的指向在“健康”。比如最佳运动频率,最佳运动时间等,可能跟增肌训练、减脂训练的最佳都不同①(因为最近想写篇最佳增肌频率的研究)。

肉体健康最佳运动TOP3

对身体最好的三种运动,分别是:挥拍类运动,游泳和有氧体操等。

这个研究结果来自英国的一项8万人的10年研究,主要针对是全因死亡率(简单看成就是所有死亡原因的死亡率)②。

排名第一的,是网球、羽毛球、壁球等挥拍的运动。其实也好理解,这类运动几乎是抗组、有氧、甚至高强度间歇的集合。而且是延长动力链类运动(相关阅读→【硬派健身】你真的知道,核心力量的作用吗?)。

挥拍类运动的降低全因死亡率水平最高,有47%的下降。第二名是游泳下降28%,第三名是有氧操27%②。

而值得注意的是,跑步对降低全因死亡率的贡献度比较低,与完全不运动的人相比,跑步只能降13%。不过单车在这方面表现更低一些,只降了10%。

而对心脑血管最好的,降低最多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还是这三种。分别会有56%、41%、36%的下降。

心理健康最佳运动TOP3

现代社会,生理健康只是一个层面,其实心理健康、压力控制等,也很重要。所以对心理最好的运动分别是团队活动(足球篮球等),骑单车和有氧体操。

其实挺容易理解的,跟大家一起踢球打球当然很快乐,虽然伤病几率高

(相关阅读→举铁容易让你受伤?研究结果你想不到!)。

最佳运动频率:3-5次/周

研究还为我们指出了最适合的运动频率,是一周3-5次。

曲线图纵轴代表收益,横轴是训练频率。可以看到,除了散步可以一周6天,其他运动都比较适合3-5次一周。

这里的最佳,是指对于精神层面的助益。而对于增肌、减脂效果,我们会单开专题哦~

最合适运动时长:45-60min

过犹不及,太长时间的训练,同样会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研究显示,最适合的运动时长是45-60分钟。过长则会收益下降。这个跟身体的收益也是类似的,抗阻训练在60分钟后,身体的各种激素平衡也都会趋向负面。

跟上一个训练频次一样,也只有散步,才会能持续的长一些。

所以总结来说,网球、羽毛球、有氧操,每次45-60分钟,一周3-5天,就是最佳的运动方式啦~~

如何判断你的运动是否有效呢?

其实,知道了最佳的运动方式,还需要知道,你的运动,是否有效。

而这个有效,其实还挺难判断的。比如摄氧量、热量测算等等,都是实验室更容易取得的数据。而像测心率这么无创、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只有这一种。

研究发现,用心率估算出的日常活动消耗能量,与通过间接热量测量计所测出的结果相关度为0.87③。这在日常生活运动中,算是比较有参考意义了。

要使用心率来评估我们的运动负荷,必须先知道我们的最大心率(HRmax)。

目前我们所知最多的最大心率公式是:HRmax(最大心率)=220-年龄④。

嗯,确实比较好算…

不过这个公式发表于1971年,提出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当时的研究人员使用的归纳方式也相对简单,所以后人对于该公式的适用性、准确性和效用都比较怀疑。

现在国外宣传较多的最大心率公式应该是HRmax=208-0.7*年龄⑤⑥。

该公式研究的样本很多,文献总结了18712个样本。此外,我国学者对于该公式也进行了相关监测,证明其对于国人也较准确⑦。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同一年龄段的正常人,最大心率差异大约为12±。

同时,由于肥胖者的最大心率一般低于普通人,一些研究者认为肥胖者应该用HRmax=200-0.5*年龄来推算自己的最大心率⑧。

这种相对精确的计算方式也有助于体重较高的人群循序渐进,可以优化自己的训练内容。

此外,科学家认为智障患者的最大心率也另有测试公式……如果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

如何用心率来判断强度?

知道了最大心率,那么在实际日常操作中,应该怎么用呢?一般来讲,在HRmax90%以下的时候,运动强度和心率都是线性增长的。也就是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也会相应增加。这样,通过心率就能很好地监测你的运动情况。

目前认为,适宜健康人群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大约是60%-90%的HRmax(最大心率)⑨。此外,研究者还指出,健康人群的最小有氧锻炼强度是45%HRmax⑩,低于这值,运动可就没啥用了哦~

而针对强度较高的HIIT训练,虽然没有特别限定性的标准,不过一般HIIT的心率变化最高为80-95%HRmax,最低则为45%-60%HRmax。也就说,在这两个强度之间进行变化的间歇训练,对于减脂更有效。

比如高阶训练者就可以将HIIT的高强度定为60秒90%HRmax,然后进行60秒50%HRmax作为间歇。如果觉得训练强度过大过累,也可以将低强度的间歇时间调得更长,不过在高强度阶段,要保证心率越高越好,这样才可以有比较好的减脂效果哦~

同理,当你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也可以用一样的方式判断一下自己的心率水平,比如在热身时连续三分钟用同一种速度跑步或者做其他有氧器械,然后休息10秒,测算一下自己的心率水平,就能知道自己在该速度下的运动强度是否达标了。

如何判断心率呢?当然,你可以选择掐指一算……也就是掐住自己的脉搏,看表数数。但是说实话,能坚持这种方式做十几轮HIIT的,我觉得都是神人。这时,就要靠相关的辅助手段了。

接下来,就是放大招环节了

昨天下午,我有幸受邀作为健身作家出席了华为的【运动健康生态战略】发布会。看到了不少让人惊艳的东西。包括重点的华为手环B5和手表WATCH2和WATCH2PRO。

可以说,我觉得华为手环B5和WATCH2手表,让我看到了华为在向专业运动方面的魄力与付出。

比如,刚才说到的心率,就是一个重点,华为昨天公布了TruSeen?心率监测技术。通过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合作,使用百万组数据、4年的持续优化。让心率更准确、更连续、更贴心(其实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心率监测,都不是连续的)。

此外,刚才说到了心理健康。华为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研究。通过心率、心肺耦合等技术。你的日常压力,可以实时查看。

如果压力过大,还提供呼吸训练和正念训练

(相关阅读→多一步,让你的训练事半功倍!)等缓解压力的功能。

同时还有不少“黑科技”,比如即将发布的跑姿检测,可以通过检测你的脚步触地时长、冲击、摆动角度、足外翻程度等,评测你的跑资是否正确,并提供指导。

除了运动以外,我还觉得华为手环B5和WATCH2PRO手表有两个很强大的功能。

华为手环B5,是可以直接从腕带上按一个按钮弹出来,手环立刻变成一个蓝牙耳机,这对一些都市白领是一个超级方便的功能。我昨天试了试,通话质量相当不错。

而WATCH2PRO,可以脱离手机,使用eSIM技术独立通话,并支持移动支付。这就代表着,以后出去夜跑,根本不用带手机,你也能听着音乐(支持很多音乐APP),路边买水(移动支付),并且不会错过重要的电话。甚至在健身房也可以把让人分心的手机扔到更衣柜里,只带手表,专心锻炼。

除了这些,华为昨天还公布了华为爱肌肤(能检测肤质、皮肤情况等)等产品。

感觉以后的运动生活,只能穿戴产品不再会像以前一样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计步器。而会变成所有运动数据的中枢,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运动服务。想一想,就会觉得有点兴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