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深蹲和硬拉,卧推动用的肌群比较少,主要是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辅助的还有肘肌、前锯肌和胸锁乳突肌等。
正因为如此,细节对于卧推的效果就显得很重要了。合适的握距就是其中之一。
何为合适的握距?
这个涉及到我们肌肉收缩幅度的问题。在此前的文章中我讲过,肌肉的生长依靠发力对抗阻力时拉断的肌纤维细微结构的再修复,而一个肌肉发力时的收缩幅度,对于能拉断的肌纤维细微结构的数量是有着直接影响的。
一个合适的握距,就是能你在卧推的时候,通过把握好两手间的距离,使希望增长的部位得到一个充分的收缩幅度,从而达到有效且高效。
在此之前,我先说说什么是“正握”什么是“反握”
如何寻找合适的握距?
让我们从目标肌肉群中找到答案。
练胸的厚度
对此我们需要让胸肌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力,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相对于肩膀微宽一些的握法。大致的测量方法是:在卧推椅上躺好之后,双手以平举的姿势抓住杠铃,此时握距应该和肩膀一样宽,然后固定住拇指,向外撤一个拇指的距离。这样就能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微微比肩宽的握距,这能够做卧推的时候给予胸肌最大的收缩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