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减肥频道 > 饮食减肥 > 营养常识 > 生酮饮食法到底怎么减肥有什么副作用吗

生酮饮食法到底怎么减肥有什么副作用吗

2019-08-15 来源:人人惠美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酮”是由肝脏分解脂肪细胞产生的,然后作为能量供给传送给全身,包括大脑。大脑对能量的消耗极大,而且它只能通过葡萄糖或者“酮”提供的能量来维持运转。

 1

生酮减肥法近些年可以说是风靡全网的减肥方法,真正的席卷了整个微胖界啊。每个励志减肥的胖子都会听说过比运动减肥还要快100倍的生酮减肥法,不需要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需要仅仅计较卡路里,只需要简简单单的改变饮食结构,做到呼吸都在燃烧的卡路里,听说你是不是觉得很COOL,想不想马上就试验一下,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下这个神奇的“生酮饮食法”。

首先我们先聊一聊什么是生酮饮食法

生酮饮食”就是少吃、甚至完全不吃碳水化物,摄入中等量的蛋白质,以及大量的脂肪。

通过低碳水、中蛋白、高脂肪的饮食,我们人体可以产生一种能量分子,称为“酮(ketone)”,用来代替血糖(葡萄糖)来给身体提供能量。

“酮”是由肝脏分解脂肪细胞产生的,然后作为能量供给传送给全身,包括大脑。大脑对能量的消耗极大,而且它只能通过葡萄糖或者“酮”提供的能量来维持运转。

在“生酮饮食”作用下,你的整个身体几乎完全靠燃烧脂肪来维持身体机能。此时,我们体内胰岛素含量会变得很低,人体的脂肪失去胰岛素的保护屏障,可以被大量的转化成所需能量。

同时,因为我们补充大量的脂肪,“瘦素”含量不会下降,从而不会产生饥饿感。

相比较其他低碳水减肥饮食法,比如Atkins和LCHF(LowCarb,HighFat),“生酮饮食法”与它们最大的区别呢,就是它还会同时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同时提高脂肪的摄入量。

“生酮饮食”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体达到“酮症”状态(ketosis)。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检测出当体内“酮(ketone)”的含量达到某个激素水平时,人体的燃脂、健康、生理和智力的表现可以达到最佳。

除了“生酮饮食”,节(绝)食也可以让身体达到“酮症”状态。但是相比之下,“生酮饮食”不需要挨饿,简直比节食友好太多了啊喂!

生酮饮食法有什么好处

“生酮饮食”不仅仅可以达到快速减肥的作用,而且因为燃烧脂肪取代葡萄糖,身体可以得到更持续、稳定的功能。在由葡萄糖功能的系统中,我们的能量循环是周期性的。

摄取食物(主要是碳水化物)之后,我们的体内的血糖含量会达到一个峰值。渐渐的,随着能量被消耗,血糖供应不足,身体会发送饥饿信号给你,催促你吃东西及时“加油”。在血糖功能的系统中,脂肪是很难被转化为能量的。

而通过“生酮饮食”,我们的身体被改变为通过燃烧脂肪来供能的系统,源源不断地将脂肪细胞转化为“酮”,作为生命的养料。这个状态被称为“酮症(ketosis)”。相比葡萄糖只能提供几个小时的功能,由燃烧脂肪产生的“酮”可以提供几周、甚至几个月稳定、不间断的能量。基本上你活着的每一秒都在燃烧脂肪。更妙的是,因为我们的脂肪摄入量很大,身体的瘦素含量不会很低,这有助于减少饥饿感。吃油腻的东西最容易饱,就是同样的道理。

除了减肥,“生酮饮食”还被证明有很多其他的功效。比如治疗青春痘、偏头痛、阿兹海默症,甚至癌症、帕金森症都可以通过”生酮法”得到有效缓解。但是Cecilia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生酮减肥,所以其他作用就不仔细介绍了。

说了那么多好处下面也要说说副作用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生酮减肥法的副作用

在通过生酮饮食进入燃烧脂肪的供能系统(酮症)之前,我们的身体会经历一个非常难过的时期,这段时间被称为“酮流感(ketoflu)”。

“生酮饮食”的初期,人体的血糖含量急剧下降,但是此时我们的身体还在试图使用血糖来提供能量。同时各个器官还没有适应新的变化,无法产生足够的“酮”为身体供能。

这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期。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会无法集中,情绪烦躁易怒,甚至还会头痛、心悸、腿抽筋、便秘。。。等等不适。有少部分人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反应,比如脱发、胆结石、胆固醇过高、痛风、皮疹等副作用。

这个状态会持续至少一个星期左右。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哺乳期的妈妈,以及荷尔蒙分泌失调的人群,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除此之外,因为脂肪细胞由肝脏分解转化,所以对肝的负荷也会很大。平时喜欢喝酒、熬夜的人,请善待你们的肝。挺过了这段“酮流感”,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才逐渐开始习惯使用“酮”提供的能量。

我们的身体会重新恢复活力,注意力也会恢复。生酮饮食可以帮助快速减肥,但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比如想要大块增肌的健身人群,生酮会像其他低蛋白饮食一样,消解你的肌肉。

爱美可以,但是任何一种通过客观条件改变去追求美的事情,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科学的利用合理的方式减肥,但是一切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判断,切勿超标,一旦身体不适,需要立即就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