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面对大量的营养信息,而这其中有多少营养观念似是而非、混淆不清,小编列举了以下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营养观念,或许它们就是让你犯错的根源哦~”
NO1:一天不能吃太多鸡蛋?
很多人都认为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吃多了也不能吸收。认为蛋黄中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过多摄入胆固醇和饱和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然而实际上,鸡蛋有益的方面还是主要的。它的优质蛋白、各种微量成分,并不存在“多了不能吸收”的问题。而且,已经有科学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其实和胆固醇并没有多大关系!
与其担心吃多了鸡蛋对身体不好,还不如担心母鸡来不及下蛋呢!
NO2:晚上不吃饭既能减肥,又对身体好?
信了你就输了!
不吃晚饭可能会减肥,但同时会损害身体脏器的机能,尤其是肠胃,适当合理的晚饭有益无害。
其实在一天三餐中,晚饭也是相当重要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晚饭要吃,但是不要多吃,要适当的吃。
所以,如果要减肥的话,在晚饭的时候不要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最好以清淡为主。
NO3:经常吃粗粮.少吃精制面食
粗粮的益处已经说得太多了
所以,为防止血脂和血糖升高,保持肠胃通畅,不仅经常食用粗粮,甚至常以燕麦、土豆和玉米等充当主食,其实这并不是科学的饮食方式,同样不符合营养均衡的原则。
营养学家提倡的是粗粮和细粮兼顾,每周吃上两三次杂粮和薯类即可,如小米、玉米、燕麦、红薯等,都是对健康有益的选择。
如果长期食用过多粗粮,反而会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铁、锌、钙等摄入,适得其反。
NO4:鱼比肉更健康,要多吃鱼少吃肉
从营养角度分析,鱼肉的确优于禽肉和畜肉。
但如果完全以鱼代肉,甚至只吃鱼类和海鲜,排斥禽肉和畜肉,就会造成营养不均衡。
饮食的基本原则是食物多样,营养平衡。
鱼类虽可满足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但肉类中所含较为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在鱼类中则较少,长期偏食鱼肉也会导致营养失衡。
NO5:吃肉发胖,干脆吃素
对于慢性病患者,我们最常听医生说的就是要保持身材,低脂饮食。然而,很多人却极端地认为吃素就可以跟慢性病隔离了。
专家说道,长期高脂饮食确实会使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上升,但是长期吃素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脂肪也是我们身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如长期缺乏,也会导致一些疾病。另外,胆固醇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长期缺乏还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人也会加速衰老。
吃肥肉并没有错,重要的是要适量。
合理养生,健康饮食,小编祝大家身体都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