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饿了,肚子会发出咕咕的声音,提醒我们该吃饭了,此时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营养素,食物在胃里膨胀,就能够抵消饥饿感,这便是我们平时说的“饥饿”,也叫做“显性饥饿”。这就是说肚子吃饱了你就不会再挨饿了么?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食物中还存在一些微量营养素,人体每日需求量很低,即使吃不够也不觉得明显的饥饿,这就是“隐性饥饿”。所以就算肚子饱了,你还有可能在挨饿!
肚子饱了,身体还在“挨饿”!
首先,先纵观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目前正发生着巨大转变: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膳食脂肪供能比急剧上升;谷类和蔬菜消费减少;奶制品摄入不足;盐摄入过高。
不均衡的饮食结构造成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等“隐性营养不良”现象很普遍。此外以高能量、高脂肪和高动物性食物为特征的膳食结构的改变,加上体力活动缺乏,导致了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呈井喷式增长。
因为膳食结构不均衡,导致很多营养素缺乏。比如我国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B族维生素的缺乏,维生素D的缺乏,钙的缺乏以及仍然存在的缺铁性贫血的问题。
首先,饮食常见都会有的4大误区,让你的身体不知不觉惹上了看不见的饿。
1、主食摄入不足,而且以精米白面为主,几乎看不到粗粮的影子,导致碳水化合物所占的供能比例太低,维生素B缺乏。
2、水果勉强达标,蔬菜种类以及数量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需求。
3、肉类食物,尤其是红肉摄入过多。
4、因为外食为主的原因,重口味的菜肴很容易让油脂和盐摄入超标。
长期习惯这种饮食的人,你自以为让你吃得很饱的食物,实际上仅仅只是满足了你的嘴瘾,让你有了饱腹感而已,你的身体却很可能一直处于营养饥饿状态,只是你没有察觉。
“隐性饥饿”哪里来?
01
吃得越来越精细,从不吃粗粮“隐性饥饿”状况: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严重摄入不足。
02
减肥节食不吃肉,或者长期素食“隐性饥饿”状况:身体将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和铁。
03
04
“压力山大”,大脑对五羟色胺、内啡肽等快乐激素的消耗增多。
05
加班熬夜,身体会变成像一辆大排量的车,能量消耗大大增加,营养流失也加快。
如果你以为吃少了才会“饥饿”,那你可要注意了,有些营养素超标也会导致“隐性饥饿”:
例如,现在我国居民每天人均食用油的用量超过了50克,人均烹调用盐高达11克多,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用量分别是每天25克和5克。
所以油炸食品吃多了,只会越来越“饿”!
这里源引中国营养学会的一篇报道作为介绍:受消费者对口味偏爱影响,我国粮油生产过度加工问题一直存在。在面粉生产时,为了使成品更加白亮,很多企业非常注意提高加工精度;稻米加工中,为追求“白度”、“光亮度”,普遍通过“多机出白”和“多道抛光”等精碾;食用油加工广泛采用脱酸、脱胶、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酯的全精炼处理。
以稻米为例,经多机精碾和多道抛光的精米和糙米相比,B族维生素损失60%,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也大量损失。长期大量食用精白米,如无其他副食补充营养,就会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易患脚气病、神经炎、唇炎、
角膜炎等病症,同时会增加肥胖、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
如果你:吃的越来越精细几乎不吃粗粮
我国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完成的膳食转型。以高能量、高盐高脂和高动物性食物为特征的膳食结构,过度依赖精制食物,追求口味享受,加上体力活动缺乏,导致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迅速增长。而且多种疾病发病年龄都在提前,已波及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各个人群。肥胖、高血压、亚健康、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正由高收入群体向中低收入人群转移。
“隐性饥饿”状况: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严重摄入不足。
1、家里多准备一些五谷杂粮,煮粥的时候每种抓一小把,简单方便又营养。
2、早上利用洗漱时间,煮个玉米或者用烤箱烤个红薯,不费事,却让你早餐花样翻新。
3、早餐吃麦片,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与维生素B族,搭配牛奶、坚果、新鲜水果或者水果干,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4、可以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B族补充剂或者复合维生素片,因为复合维生素片中也包含了B族。
如果你:减肥节食不吃肉,或者长期素食
“隐性饥饿”状况:身体将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和铁。
1、不建议女性做完全素食主义者,奶蛋素比较适合,奶制品和蛋黄中维生素B12和
维生素D含量很丰富。
2、坚果是素食者的最佳小伙伴,可以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B族,铁、锌、钙、镁等各种矿物质,膳食纤维也很丰富。
3、每天通过服用补充剂来摄取维生素B12和铁等最缺少的营养素。
作为减肥期间宝宝,更要增加营养的摄入,千万不可因为减肥而减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