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减肥频道 > 健康减肥 > 健身常识 > 跑步速度的疑惑:是步频是步幅,还是两全其美?

跑步速度的疑惑:是步频是步幅,还是两全其美?

2017-03-09 来源:跑步吧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跑步简单地说就是从A点快速移动到B点的动态活动,跑者只需要作出两件事,一是增加步频,一是增加跨越的距离,但能两全其美吗?

  跑步简单地说就是从A点快速移动到B点的动态活动,跑者只需要作出两件事,一是增加步频,一是增加跨越的距离,但能两全其美吗?

  针对这个问题,以自我评估的体态条件,多半个子矮小的人会注意在步频上的增加,而高个儿的人则有利于步幅、跨距的表现。然而,越少的触地时间也许是两者之间的秘密。

  首先,我们先来取得世界上最快的男人博尔特的资料:他跑100米只花了41步,平均步幅长为2.44米,步频为一分钟跑256步(然而,他只跑了六分之一)。

  理解步频

  『快速移动你的双脚』听起来似乎是增长速度的好办法,然而它其实是一种技能,必须在提高有氧能力同时让神经肌肉得以训练,这样的双重训练远比修改跑步姿势更为重要。平均休閒跑者的步频为每分钟150-170步之间,数字演变可能取决于你是休闲跑、竞速或是健康状态等因素。

  如同我们常在许多文献中得知,许多训练有素的跑者,不管是脚跟或前脚掌落地、跨距过大或适中,每个跑者都可能有不同的跑步型态,但多半步频都能维持在180步以上。

  理解步幅

  当我们思索着步幅问题,立刻会想到的是跨出更大的一脚。走路时跟跑步时的步伐差,可能会超过两倍以上。诡异之处是当你跨出去以脚跟落地时会造成刹车、减速问题,也可能导致受伤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增长步幅却不会有刹车、受伤问题的另一层方法,步幅的增加重点是『尽可能抬腿向前』以及『离地前尽可能往前方移动的距离』,前者有太多问题,那么后者呢?

  『脚步离地前,尽可能往前方移动的距离』会让跑者思索起髋部的重要性。在休閒跑者身上,研究发现髋屈肌多半呈现僵化、没有作用,这归咎于髋关节未做伸展。但事实上,要让腿与髋部做出大角度并不困难,即使是新手跑者透过训练及伸展,也可以达到竞技选手的标准。

  在田径运动力学研究提出,优秀的运动员也未必代表拥有较大的髋关节伸展度。那他们夸张的步幅怎么来的?许多优异的跑者夸张且惊人的步距,源自于左右两脚于腾跃时的『飞行时间』或称为滞空时间,于垂直运动状态就是篮球好手的滞空期,而跑者则是应用于平行移动的推力。

  两者之间的研究探讨

  由数位运动科学家以及田径教练共同发表的研究中,透过数位跑者于竞赛中的观察及录影研究得出关键报告。

  每个跑者都有不同的生理条件跟训练过程,不管是精神力强弱、身材高矮或是生理反应等。

  步幅的增加意味着可能的步频减少,步频的增加也可能代表步幅的短缩。

  重点不是增加步频或步幅的效率,而是一者在效率提升后,另一者的衰减程度,还有持久的程度。

  步频较步幅有效率的原因,是因为步幅的增加有关节伸展上的难度,而步频透过肌肉及神经训练有提升的空间。

  创造速度的因子

  重心前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位于腹部的重心向前倾,自脚踝处往前弯,前倾的重心将逼迫你将后腿快速抽回。

  关节的灵活性,受限的肌肉与关节将无法让你迈开大步,除了跑步训练外,也要纳入技术或是部分重量训练。

  爆发力训练,爆发力训练虽然只有助于短距离的竞赛,但事实上它能提升步幅外,也能让肌肉更加强壮

  跑步技术的好坏,重点是简化自己的跑步动作,并将简化后的浪费投注在每一个步伐中。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