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反复强调,小伙伴们一定要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但补充水分不仅只在高温天气时很重要,在春季,补充足量的水分对我们身体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的支持。
水作为万物之源,毫无疑问,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生活中如何养成喝水的健康方法呢?
水浪水花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多喝水有利健康,但是喝水也是有讲究的,不是单纯的喝水就对身体好!殊不知,喝再多的水,如果方法不对,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首先,我们要判断自己是否缺水,以及缺水程度是多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状况后,正确喝水!
我们可以直观感受的来判断自己缺水,如
口干、便秘、口气不佳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尿液情况来判断喝水。
如何知道身体真实的缺水情况呢?钟凯表示,日常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根据尿液颜色的深浅适当喝水。
其次,我们要在对的时间喝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按照身体自我机能运行适当补水,效果会事半功倍!
24小时喝水时间表
6:30起床之际先喝250cc的水,可帮助肾脏及
肝脏解毒。
8:30到办公室后先别着急泡咖啡,不妨给自己倒一杯至少250cc的水。
11:30喝下一天里的第3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顺便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2:50午餐后半小时喝点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
15:00以一杯健康的矿泉水代替下午茶或咖啡等提神饮料,能有效地提神醒脑。
17:30晚餐前喝杯白开水,能增加饱腹感,防止暴饮
暴食。
20:00饭后喝点水,有助于促进消化。
22:30睡前1小时喝杯水,有助于促进身体排毒。但可别一口气喝太多了,以免影响睡眠质量或造成次日脸部浮肿。
最后,喝水也有方法,上山若水,变化莫测,无形无色,但也充满智慧,如何巧妙运用,就看你能否能掌握这些喝水的要点了。
喝水好方法
01
切忌喝得太快、渴了再喝
人体的大部分都是由水分构成,水占到体重的60%到70%,肌肉含水80%、大脑含水75%。因此,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水。
除了喝水的量有讲究外,怎样喝水,也关系到人体健康。
02
喝温不喝冰
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是最健康的水,既不会过于刺激胃肠道蠕动,也不易造成
血管收缩。夏季如果常喝冰水,虽然喝的时候会觉得凉爽,但在冰水的刺激下,有肠胃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同时冰水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非常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避免喝冰水。
此外,
中医学认为“春夏季养阳,秋冬季养阴”。夏季阳气浮越体表,体内反而阴寒,如果喝冰水,特别是过量饮冰水,极易损伤阳气,到了冬季就容易体虚致病。
03
慢喝不快喝
对健康人来说,肾脏在正常状态下每小时可以排出800毫升到1000毫升的水,因此如果在短时间内过量饮水,肾脏来不及排出,那些多余的水就会大量进入细胞,导致低钠血症,造成水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炎炎夏日里大量出汗后,也要注意缓慢小口喝水。
养成喝水好习惯
01
喝水主动不被动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
建议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就喝水。
02
水杯触手可及
当你一到单位就先喝一杯水,再打上一杯水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水里放片柠檬,味道更好,也能吸引你多喝点。每工作半个小时左右休息一会儿,并喝100毫升左右的水。
养成这种习惯不但能够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还能使工作更有效率,并防止久坐导致的身体损伤。
03
定闹钟喝水
定个喝水时间表,然后按照计划喝水。不妨上个闹钟,至少每小时提醒一次,每次喝几口水。出门时带上水杯,走到哪儿喝到哪儿。另外,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建议最好减少每次的喝水量,增加喝水次数。
04
随身带水杯
随身携带水杯或水壶,装约400-500毫升的矿泉水或者开水,稍觉口渴就喝。因为出门或室外工作水分丢失较多,在外更要多喝水。
05
果蔬也补水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进入细胞。水果蔬菜中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多种矿物质及重要的B族维生素等。
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处。
养成良好健康的喝水习惯,身体健康会随之而来,养成每天喝水的好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