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需要减肥似乎成为一种共识。体重正常乃至偏瘦的人常常被认为是健康的,不重就高枕无忧了。然而科学家发现许多疏于锻炼的男性尽管身体质量指数正常,却是“外瘦内肥”的人.即皮下脂肪不多、内脏脂肪含量却超标的人。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绝对不容忽视。
对于男性,健康、敏捷、骨肉匀称即是好身材。人体可根据先天基础进行可塑性锻炼。科学家们根据男性的先天基因把其体型大致分为3类:
1.内脏型。这种体型的人身材外形丰满,内脏尤其消化系统发达。脂肪容易沉积,腹大、身体躯干相对较大且四肢较短。多数人脖子短、臀部及大腿肉较多,常称“喝凉水也长肉型”。拥有这种体型的人最容易发胖,所以减肥是势在必行的事。
2.肌肉型。骨骼结实,肌肉发达,四肢粗大,身体躯干厚实,腰圆膀阔。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发育良好,这种体型的男性只要稍加锻炼就可变为肌肉男,先天有很不错的好体型。
3.骨骼型。四肢长,偏瘦,肌肉不明显,几乎没有脂肪,食量不小,却很少长肉,也就是所谓“怎么吃也吃不胖”型。这种体型的男人,往往容易忽视锻炼,总认为肥胖病永不会落到自己身上。但这种男人却往往内脏长了脂肪却不自知,最容易发展成“外瘦内肥”的人。
衡量体重的国际通用指数的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值在18—25之间是正常体重。内脏型和肌肉型的男性胖在表面,是否需要减肥,往往很容易测算。但骨骼型的“外瘦内肥”者对这一规律却不适用。据统计,健壮的运动员BMI指数几乎都超过25,但他们体内仅有少量的内脏脂肪,身体状况良好。
医学上认为,脂肪并不是那样可怕,真正重要的是脂肪的储存方式与位置。内脏脂肪存在于人体重要的内脏器官附近和长期不用的肌肉中,有的甚至包裹于心脏周围,这类脂舫会产生化学物质,导致体内出现胰岛素代谢异常出现糖尿病或引发心脏问题。脂肪通过肝脏新陈代谢,被转化为随血液流动的胆固醇,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增加中风或患癌症的概率。
所以说瘦人特别是那些缺乏锻炼的体瘦男性也要检查身体,看看内脏是否肥胖。如是“外瘦内肥”者就要敲起警钟来啦,减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