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安全吗?年后减肥须知:教你认识 9 种减肥药
摘要:医学专家认为,肥胖是一种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因此减肥是医疗行为。肥胖产生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千篇一律的单纯性肥胖。即使单纯性肥胖,它的引发原因也很多。因此,减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买了减肥药和减肥保健品往嘴里塞就是了。
「每逢过年胖三斤」可能是很多人再过年嗨完后必须面对的现实,减肥也成了年后的头等大事。
医学专家认为,肥胖是一种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因此减肥是医疗行为。肥胖产生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千篇一律的单纯性肥胖。即使单纯性肥胖,它的引发原因也很多。因此,减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买了减肥药和减肥保健品往嘴里塞就是了。
我们应该提倡科学地减肥,首先要弄清自己有无禁忌证,千万不要盲从,也不要擅自治疗,防止滥用药物造成的危害。如
苯丙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治疗
精神类疾病的药物,久用会成瘾,并产生精神依赖,过量服用还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情绪不安、精神错乱、眼球震颤、脸发热,严重的可导致昏迷惊厥、心动过速甚至呼吸衰竭、心跳停止,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又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干扰食物吸收,但低
血糖者必须禁用,乱用和滥用就会出现危险。
又如螺内酯(安体舒通),它是一种利尿剂,主要适用于水肿性的肥胖者使用,但一般肥胖症患者如果误用了之后,就会使人体失水过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
现今,随着超重和肥胖的人数逐渐增多,不断有新的减肥药物上市。市面上减肥药种类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些才能用?如何安全使用呢?
减肥药虽然品种很多,但大家必须要了解的是:
药物不是想吃就能吃,为了自身安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应用;
不要指望药物一劳永逸解决肥胖,它们只是严格饮食管理、持续规律运动后的补充治疗;所有减肥药妊娠者禁用;
自觉才是脂肪的克星
减肥药的骗局,一环接着一环,稍有不注意就会踩进陷阱里。自觉,是不仅了解减肥的科学机制,更明白持之以恒才是正解。
中国女人被减肥药骗了这么多年,却还是有人前仆后继、“以身试毒”。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漂亮”二字。
爱美之心可以理解,但如果想完全寄希望于减肥产品,绝对是天方夜谭。
想减肥,就去跑步。跑步带来的脂肪分解超过骑行35%。不要慢跑,也不要快跑,心跳维持在120-150次每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是脂肪消耗的最快方式。
想要瘦,就别懒。经常运动的人,脂肪分解的速度比不运动的人高出许多,这是有实验佐证的。也就是说,勤奋起来才瘦得快。
如果“管住嘴迈开腿”不太够,英国BBC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可以起到辅助的减肥作用。
2、用柠檬水、花茶代替饮料;
3、水果代餐可能会让你更胖;
4、少食多餐,拒绝三高;
5、坚持!
第五点尤其重要。
不要再把钱花在意义不明的减肥产品上了。毕竟,不以科学饮食,增加运动为基础的减肥方式,都是白日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