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减肥频道 > 局部塑形 > 瘦腿 > 碳酸饮料:男生跑断腿,怪我咯?

碳酸饮料:男生跑断腿,怪我咯?

2017-05-09 来源: 跑步指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而真正影响我们健康的是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的糖,碳酸、磷酸可以直接伤害牙齿(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糖多牙齿才招灾),进入胃肠道后吸收大量热量,对于健康弊大于利。

   最近这几天,老王的朋友圈里,一条新闻的出现频率特别高——

  12月15日上午,武汉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二男生小陈,在体育课中跑步时,突然感觉左腿一阵剧痛,随即栽倒在操场上。经送医检查,他竟然跑“断”了腿。
 
  急诊外科的医生询问小陈病史和生活习惯,得知他每天很少喝水,却至少会喝2到3瓶的碳酸饮料,这个习惯持续6年多了。
 
  于是,老王的朋友圈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标题:《男生体育课跑断腿,碳酸饮料是祸首》、《高二男生跑步意外断腿,6年暴饮碳酸饮料成祸根》、《武汉一男生体育课跑断腿因长喝碳酸饮料导致骨脆脆》……
 
  碳酸饮料再度化身“健康杀手”,在“杀精”和“蛀牙”的流言之后,又多了一个“罪名”:“化骨水”。
 
  碳酸饮料真的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么?
 
  在Pubmed里以carbonatedbeverage(碳酸饮料)和osteoporosis(骨质疏松)联合作为关键词检索到13篇文献,如下:
 
  为避免遗漏把carbonatedbeverage替换成beverage又检索了一次,得到178篇文献,第二次检索结果多出来的都是绿茶、牛奶之类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篇文章是2005年的,这篇文献在洪先生的答案中已经提到了,但我认为该研究有很大瑕疵,首先是该研究仅纳入了11个健康青年男性,样本量明显不够,其次是这篇文章只研究了短期低钙饮食对血清磷水平及其他一些激素,对骨质疏松这样一个病程较长的疾病来说明显是不严谨的,即使一些指标发生了改变也不能和骨质疏松直接联系起来。
 
  第二篇文章是2006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月刊(AmJClinNutr)上的,标题如下:
 
  Framingham研究学医的应该都知道的吧,非专业人士可以百度一下。这篇文章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近1500名对象,得出的结论如下:
 
  翻译:“可乐,而不是其他碳酸饮料,可能导致女性骨密度(BMD)减低。由于骨密度与骨折风险强烈相关,且可乐是一种流行饮料,该结果可能具有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篇文章是2011年发表在公共卫生营养杂志(PublicHealthNutr)上的,标题如下:
 
  该研究调查了美国印第安部落人群,也是问卷形式,本文分析了5200份回收问卷中438份来自绝经期妇女(高骨质疏松风险)的资料,结论如下:
 
  碳酸饮料消费并不增加美国印第安妇女骨质疏松风险,事实上碳酸饮料消费与骨密度之间呈正相关(作者认为这和年龄等因素导致的混杂有关),注意这里说的是碳酸饮料,那可乐类的碳酸饮料怎么样呢?很遗憾,原始问卷中没有把可乐单独分出来,作者只说有待进一步研究。
 
  装完“科学控”,老王就此公布一下结论:
 
  暂无证据证明碳酸饮料会导致骨质疏松,但碳酸饮料中的可乐类饮料可能和骨密度降低(注意骨密度降低不等于骨质疏松,详情见文末)有一定联系。
 
  至于可乐类饮料对骨骼的影响,老王在维基百科的“软性饮料”词条中,找到下面这段话——
 
  “目前有一个假说认为某些含磷酸的软性饮料(可乐)会取代人体骨骼内的钙,使得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症。然而,研究钙与骨骼的专家罗伯·希内医师在他领导的(RobertHeaney)钙代谢研究指出,碳酸软性饮料(包含使用磷酸的可乐)对于钙留失的关系是微小的,可乐之所以受到研究重视是因为他们的市场极大,但真正的症结在于常喝软性饮料的人不太摄取钙含量高的食物”
 
  这个“磷酸”的假说在国内很多科普类的网站上都能见到,但其实,在国际上,它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因为一般每日摄取大量碳酸饮料的人都不大喝牛奶(这在欧美比较常见,碳酸饮料价格很实惠),从而钙的摄取量降低了。
 
  一下子灌了那么多科学知识,大家是不是有点晕?老王再整理下,用简单的话来进行概括。
 
  能影响骨骼的是那些含有“磷酸”的碳酸饮料,而且这个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跑步骨折不能一棒把碳酸饮料打死。
 
  而真正影响我们健康的是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的糖,碳酸、磷酸可以直接伤害牙齿(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糖多牙齿才招灾),进入胃肠道后吸收大量热量,对于健康弊大于利。
 
  【扩展知识】骨密度低于骨质疏松的关系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易倦、疼痛、身高缩短、反复出现的肌肉抽搐和非暴力性骨折,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骨折。骨密度降低只是反映骨折风险的因素之一,一个人是否容易发生骨折,还应综合考虑骨质量,即骨密度、骨结构、骨矿化程度和骨损伤程度等多重因素。
 
  无论骨密度高低,既往有过脆性骨折史即可直接诊断骨质疏松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