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如何既安全又有效的利用这个动作?
每个人的硬拉动作都不同
每个人的硬拉动作看上去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执行正确的硬拉动作可能也是不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同硬拉动作和技术的选择,还有每个人不同的身高,上下肢长短比例,还有就是宽窄站距、抬头低头、每个人的胖瘦等等都有关系。
方形渐变分割线
起始动作很重要
健身房里经常见到穿各个品牌
跑步鞋进行硬拉练习的,跑步鞋鞋底过软,硬拉动作对双脚的稳定性非常高,所以最好选择举重鞋或者平底硬质的鞋。
方形渐变分割线
脚的位置
双脚与髋同宽,脚尖可以略微向外展一点,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臀部肌肉在动作中发挥作用。双脚的中间位置放于杠铃的正下方(如图:双脚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而不是让杠铃贴紧小腿(如图:贴紧小腿)或者在双脚前(如图:在双脚前)。
▲双脚位置
▲紧贴小腿
如果让你尽可能高的向上纵跳,你双脚会自然的选择一个发力最容易最大的宽度,那个双脚的宽度基本上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宽度,过宽力量输出会变小,如果过窄,发力变得非常不容易。
杠铃在双脚中间线的正上方,这样做可以保证在动作过程中杠铃可以保持直上直下。
▲在脚前面
方形渐变分割线
双手和双臂的位置
通常来说,让双臂刚好在下蹲状态时,贴紧双腿的距离就可以了(如图:双手位置1)。但是对于肩膀过于宽的人或者所有人来说,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握距。
▲双手位置1
身体直立将双臂向前抬起至平行地面高度,然后放松让双臂自然掉落,双臂经过身体两侧时的距离,就是握住杠铃的距离。肩膀过于宽的人,用这个方法得出的握距可能特别宽,导致双臂和双腿之间间隔很大(如图:双手位置2),但是放心,这样没有问题。
▲双手位置2
可以采用双手正握(如图:双手位置1),也可以对握(如图:对握),双手可以采用举重运动中经常采用的锁握法(如图:锁握法)。
双臂要完全伸直,而不是在弯曲状态下进行硬拉动作。
▲对握
▲锁握
方形渐变分割线
臀部的位置
臀部的高度应该让肩胛骨刚好在杠铃的正上方,双肩略微在杠铃的前侧。
错误1:臀部过低,导致双肩都跑到杠铃后侧了(如图:臀部过低),这样进行硬拉动作,杠铃在上抬过程中很容易碰到膝盖或者小腿,而且也不利于腿部后侧肌群的用力,严重影响硬拉动作的效果和安全。
▲臀部过低
错误2:臀部过高,导致双肩和肩胛骨跑到杠铃的前侧(如图:臀部过高),这对于腰部的安全和腿部的发力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下文我们会提到硬拉关键在于腿部和臀部的发力。
▲臀部过高
方形渐变分割线
头部的位置
建议头部略向下,双目看身体前侧下方的区域。因为看的过高可能都会导致臀部位置过低,继而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头过于下低,在站起过程中,
髋关节和
膝关节不容易同时打开,而是先打开膝关节,再甚伸展髋关节,对腰部负担过重。
方形渐变分割线
正确的开始姿态
除了上面说到的地方,还要注意腰部的收紧平直(如图:腰部平直收紧),腘绳肌也就是大腿后侧保持紧张(如图:腘绳肌保持紧张),双臂伸直并且背阔肌保持收紧状态(如图:背阔肌收紧)。
▲腰部平直收紧
▲腘绳肌保持紧张
良好的硬拉起始动作,全身上下各个环节都要在紧张准备的状态下,再进行上提动作。而不是在做上提动作前,身体各个部位都出去放松状态,在上提一瞬间突然收紧紧张,尤其是手臂、背阔肌和腘绳肌的紧张。
▲背阔肌收紧
上提过程:两个角度,两个同时
在上抬过程中有两个角度要注意
1.膝关节角度,小腿和大腿的角度
2.髋关节角度,大腿和上肢躯干的角度
在上抬过程中,两个角度是同时变大,并且都是锁死。
你可以想象在上抬过程中,杠铃杆是不动的,而脚下的地面是可以向下移动动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全身收紧并且用腿和臀部驱动将地面向下蹬出,然后臀部向杠铃方向贴紧,而不是关注在杠铃的上下移动上。
在杠铃下降的过程和上抬过程一样,杠铃沿直线下降,并且每一次都要放到地面上。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动作,而不是只下降到一半高度。下降到一半高度的练习我们在下篇中会重点提到,那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激活腘绳肌和臀部。
英文名称“Deadlift”有个“死”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每次动作时,要让杠铃彻底下放到地面上后,也就是每次达到“deadstop”,再进行下一次动作。
训练提示
1.在进行大重量硬拉训练前,先要一段时间的高次数小重量的硬拉训练,掌握姿态和发力后再进行大重量硬拉训练。
2.关键词:双脚与髋同宽、双臂伸直、肩胛骨在杠铃正上方、将地面向下蹬、臀部收缩贴紧杠铃、杠铃直上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