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腿、肌肉腿,小腿粗壮很可能有这个原因!
摘要:脂肪倾向于向核心区堆积,包括腹部,臀部及大腿,目前理论上是不存在局部减脂的办法的。需要进行持训练:有氧训练、高强度训练,进行全身性减脂,从而间接的减小腿围。
大像腿、萝卜腿、肌肉腿...各种小腿粗,粗有粗的原因,都有哪些原因可导致小腿粗呢。
脂肪
脂肪倾向于向核心区堆积,包括腹部,臀部及大腿,目前理论上是不存在局部
减脂的办法的。需要进行持训练:有氧训练、高强度训练,进行全身性减脂,从而间接的
减小腿围。
基因和过度训练
有些人天生的肌肉含量就异于常人,这种人特别适合从事力量方面的竞技比赛;或者是在青少年期长期从事过腿部参与度极高的运动。对于这两种情况,听说腿部受伤的人坐轮椅几个月后肌肉确实大幅度减少……
这种情况,还是先把水肿的原因查清,然后照方解决水肿体质的问题。
体态
一些体姿体态问题,引发的肌肉不平衡、肌肉代偿,导致小腿粗,本次暂不讨论此方面的内容。
走路的习惯姿态
这是本文的要重点讨论的。走路是小事儿,但是日积月累,对小腿的影响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
不良的走路姿势,会导致腿每天都在不断锻炼。亚洲女生的骨架相对小,腿骨也相对短一些,腿粗一点就会非常明显。在路上仔细观察,大家会发现女性的正常走路姿势基本上分为这样三种。
第一种姿态
先抬高大腿,再把小腿伸直落地
有一张比较夸张的图表达是这样子
这种走姿就像是我们军训时的齐步走
细心的同学发现,是不是有点像它
实际走法就是:
把大腿抬高(高度自行掌控)
小腿不要伸离身体太远
让脚跟先着地
然后重心过度到全脚掌
整个过程小腿很少发力
第二种姿态
大腿并不怎么抬起,把小腿甩出去,落地
大概就是这样子
把很多这样的人放一起
就成了正步方队
有人说,这和第一种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大腿只抬一点点,无需太用力;其次,小腿是踢出去的,甩出去的。
第三种姿态
用臀部带动下肢
整个腿部无需太大发力
走路全程离地面比较近
有种拖拉着脚走路的意思
这种走法显得很慵懒,有一种“本宫可真不想动啊,算了算了,屈驾挪过去”的即视感。
你走路什么样子?自己也不清楚?从凳子上站起来,走两圈!可以把动作放慢一点,在整个过程中,去用身体感受一下,看看哪个地方的肌肉最紧张、最用力。
1)如果你感觉大腿用力较多,基本可以判定为第一种走法。这种走法,大腿的肌肉会比较结实,但这种走法是推荐走法。
2)如果你感觉小腿用力较多,那无疑是第二种走法。这种走法,最容易使小腿变成肌肉腿,看上去粗粗的。
3)如果你感觉臀部非常用力,就属于第三种的走法。虽然能锻炼到臀部,但此种走法,时间久了,会造成臀中肌过于发达突出,显得胯部较宽,无形间看上去就变矬了...
PS:臀部肌肉比较发达的人,更有利完成伸髋动作,而减少用小腿肌肉强行支撑身体。所以如果你的臀部比较弱,小腿也有可能久而久之的在起路过程中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