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实验发现,在吃饭时蒙上眼睛,能够减少9%的卡路里摄入!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饮进食份量,被蒙上眼睛的受试者估计他们自己吃了食物比实际上摄入的食物增加了88%。另外,受试者还被问及所吃食物的味道,那些被蒙上眼睛的人对于吃东西这件事的快乐感明显降低。
为什么在黑暗中进餐会产生会帮助人控制进食份量呢?
这其中的机制大概有如下可能:
一、视觉在饮食过程和整体就餐体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食物的视觉冲击也会影响食物味道,在黑暗中吃东西味道会比平时更乏味。
二、解决生理上的“饱”,而不是满足大脑的需求。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吃饱了却还停不下来,这就是典型的“享乐型饥饿”,是指那些“胃虽然是饱的,但大脑却依然想吃”。
而发生“享乐型饥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对视觉上的冲击,当你看到秀色可餐的食物,大脑额前叶的一部分就会对食物产生较高的价值预估,然后激活产生胃饥饿素”(ghrelin)的通路,这种胃饥饿素具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所以,当看不到食物本身,可能也会一定程度上防止大脑额前叶激活胃饥饿素,避免过量进食。
三、对看不见的食物感到担忧。哈哈,这点我本人倒是觉得有点牵强,因为不知道吃的是啥,担心食物的安全问题所以不敢吃?也许吧,不过我一般从不忌口,只要是吃的就敢往嘴里放!
所以,我们下次吃东西要戴眼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