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马拉松成绩还算不错,一般就是3个半小时左右,有时候还参加100公里的比赛。”“17号的时候,他在群里说过话,说自己感冒发烧,从来没有那么难受过,闻着烟味就想吐。自己以前也没有发过烧。”“他出事应该还是没有重视,就认为自己身体好。”“作为健身教练,他应该是知道感冒不适合大运动量活动,还是自己不重视造成的。”“医生说他死于感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无比心痛。
“运动本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长期运动的人群较普通人群,心脏的负担比较重,这容易造成心脏肥厚,导致冠心病、心肌炎引发的猝死比一般人群确实要高很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副教授杨庆表示。“急性心肌炎一旦发病后果很严重,引发的猝死每年都会发生,原因之一是心脏跳动突然增快,心脏无法承受,很容易造成死亡。长期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说,运动还是要量力而行专家表示,“其实我们一直是建议适量运动,马拉松引发的猝死事件并不少,但很多人往往没有引起重视,运动过量完全被忽视了。”那怎样才能判断自己运动过量呢?既然明确过量运动弊大于利,那么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及时掌握自己运动量是否超标尤为重要。判断运动是否过量没有固定的标准,应当因人而异,如果出现以下的反应则要及时引起注意:1、在运动量较少的情况下,感到疲劳;2、对运动缺乏热情,食欲下降甚至运动时感觉恶心;3、同样的运动量后,身体感觉很虚,恢复的时间更多,效果也不理想;4、运动后睡眠质量反而变差,易醒甚至失眠;5、整天精神萎靡,工作和运动效率低下;6、身体平衡感下降,伴随肌肉弹性减小;7、性欲明显下降;8、静息心率和运动心率都有明显升高;9、近一段时间关节等身体部位出现疼痛或突然受伤。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以上其中一项症状,就要引起警惕;出现两项及以上,可能就是运动过量了,应及时减少运动量,重新制定运动计划。
那对于我们来说该怎样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频率: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群,刚开始可以跑一天休息两天,或跑一天休息三天,一周不超过3次。待身体渐渐适应之后可将频率慢慢提高,逐渐可提高至每周5次。运动时间:新手可以从每次20分钟开始,随锻炼次数增加时间可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若以减肥为目的的慢跑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建议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运动中的心率来判断运动强度,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可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90%,(成年人最大心率=220-年龄,中老年人可减至180-年龄),一般在运动后6-10分钟内心率可恢复至接近安静心率,若运动停止10分钟后心率依然没有恢复,说明运动量偏大了;跑步时也可根据自己呼吸节奏判断强度是否合适,如在跑步中明显感觉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那就是强度过大了,最好的节奏是在跑步过程中还有余力与经过的熟人微笑打招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