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精选阅读 > 升至国家战略,中医药全面创新升级在即

升至国家战略,中医药全面创新升级在即

2016-02-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短短一周时间内,中医药行业连续得到两大利好消息,可以说,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推动已成为事实。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已全面步入春天。

   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确定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2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会上介绍了未来十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

 
  短短一周时间内,中医药行业连续得到两大利好消息,可以说,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推动已成为事实。我国的中医药发展已全面步入春天。
 
  让我们来看看这份未来十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最为亮眼的看点:
 
  一是人人基本享有中医服务。这份战略规划提出中医药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服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是中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这份战略规划首次提出:到2020年,每千人口公立中医院床位达到0.55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职业类(助理)医师达0.4人,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三是中医药知识写进中小学教材。战略规划还对组织实施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要求,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社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此外,在2月19日公布的未来十五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中还提到,中医药法律体系和中医药标准体系都将得到完善,政府还将加强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这些都将成为中医院和中医药厂家的福音,并能够在最终惠及患者。
 
  一周之内,国务院两次力挺中医药,究竟为哪般?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开斌认为,中医中药是国之瑰宝,国家意识到中医中药的价值并大力发展。
 
  我国中医药事业三大方面的变化或可期:

  产业地位提升:占医药工业产值30%以上
 
  2015年12月底,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药出口已达23.32亿美元,全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00家。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中药工业的发展,应该说还有很大的空间。《战略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不过,整体创新能力差、龙头企业规模小、中药材工艺不够规范、中医药科研投入不足、产业未形成规模化等一直是中药产业中的“痼疾”。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必然要解决这些问题。
 
  《战略规划》提出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同时,实施中医药海外发展工程,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并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部署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医药对外投资和贸易。
 
  中药材资源保护将落到实处:后GAP认证时代指标更具象化
 
  2月1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披露,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
 
  曾被视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生产的利器的GAP认证被取消,曾令业内震惊,担心中药材的无序化,质量监管缺失。但也有专家认为,取消GAP认证后,将由中药生产企业(包括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负责,确保供应临床、医药市场的所有药品质量信息可溯源,或能引导企业往更规范化方向发展。
 
  早在2015年4月,国务院转发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到,到2020年实现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等目标。
 
  《战略规划》也指出,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另一方面,在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将加大对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并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更好发挥“保基本”作用。
 
  文化、人才传承力度提升:中医服务普及目标下必须以人为本
 
  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中医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39.8万人,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
 
  但是,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为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服务,《战略规划》提出,在每个地市级区域和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个市办中医类医院和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需达到0.55张,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需达到0.4人。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
 
  且进一步放宽社会办医的准入条件,减少行政审批,加快社会办中医类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类专科医院,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布局限制。
 
  如何实现上述“人人享有中医服务”的目标?关键还在于中医药的继承,人才培养的问题。
 
  的确,2016年属于中医药事业。雨水刚过,中央的两声春雷已经敲响了中医药全面发展的战鼓。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中医药产业必将迎来一次全面的创新升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