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D访谈]关注糖尿病患者的CVD防治
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风险存在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我们也观察到,某些心血管疾病临床情况下,血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增高,某些疾病(比如心衰的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普通人群。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每天郁郁寡欢,不知该怎么办,尤其是面对那一堆堆的药品,实在是快乐不起来,担心自己的寿命不长,那糖尿病人究竟能活多长呢?
目前各种常用降糖药的降糖机制不同,疗效各异。因此,为使患者血糖早期持久达标,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早期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从而实现血糖更快更持久的达标。
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风险存在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我们也观察到,某些心血管疾病临床情况下,血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增高,某些疾病(比如心衰的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普通人群。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控制要慎重。对哪些患者需要进行控制呢?对体重增加已经影响了其生活的患者,像你上面提到的患者不能活动、影响了运动功能,同时患者的心肺功能负担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现在,我国的糖尿病足患者是分散于各个科室,如骨科、血管外科、糖尿病科、烧伤外科及其它科室,从而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糖尿病足病患者得不到专业化的处理。
如果患者存在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时,我们首先需要纠正相应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尽量减少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或死亡。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较好,即使病情较重,但经过处理病情稳定后,我们要对溃疡进行评估。
α糖苷酶抑制剂上市已有十几年,经过这么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α-糖苷酶抑制剂的降糖疗效不错,尤其是对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亚洲人群,降糖效果更好;而且,α-糖苷酶抑制剂的安全性较好。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更为严格,更强调早期治疗,强调以他汀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并对必要的患者实施以他汀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
新版指南关于高血糖的治疗路径与老版指南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仍然推荐二甲双胍作为首选的一线药物;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可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其他口服降糖药。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目前尚处于临床前的探索研究阶段,尚不能普遍应用于临床。只有在取得国家批准拿到相关执照后,才能实施干细胞治疗,并需要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该治疗可能无效且其远期并发症尚不清楚。
控制血糖并不能改善或者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不仅仅来源于高血糖,同时也来源于高血脂,肥胖和高血压。事实上是一种代谢性的神经病变。
患者的基因型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尤其是在某些罕见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中,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对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我认为生活方式、表现型,甚至可能某些生物标志物比基因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