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患上糖尿病具体能活多久呢?

有些糖尿病患者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每天郁郁寡欢,不知该怎么办,尤其是面对那一堆堆的药品,实在是快乐不起来,担心自己的寿命不长,那糖尿病人究竟能活多长呢?

糖尿病新的联合用药方案的探索

目前各种常用降糖药的降糖机制不同,疗效各异。因此,为使患者血糖早期持久达标,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早期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从而实现血糖更快更持久的达标。

最新发布
2017-04-07

[全军会访谈]线粒体糖尿病的诊疗进展

目前线粒体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是控制血糖,和其他的糖尿病一样。把血糖控制好,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就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线粒体糖尿病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有其他系统器官的异常,如耳聋等

2017-04-06

[ISDEM访谈]我国糖尿病教育现状

个体化其实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糖尿病教育的个体化要首先明确患者存在哪些问题及顾虑,并与其共同讨论与解决。只有患者自己认识并关注这件事情,才能找出解决的办法。

标签: 个体化 糖尿病 教育 
2017-04-06

[ISDEM访谈]]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特点

在糖尿病教育中,同伴教育指的是糖尿病患者相互支持。Pioneer在一起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分享的过程。其意义在于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标签: 教育 糖尿病 同伴 
2017-04-06

[ISDEM访谈]台湾地区糖尿病教育特色

餐后高血糖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饮食上可能注意减少摄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减少淀粉的摄取,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某些药物来降低餐后的高血糖。

2017-04-06

[ISDEM访谈]战胜糖尿病攻略

糖尿病防治工作不仅仅限于医疗系统,还涉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系统、妇幼系统、健康教育机构、糖尿病学会及媒体。我国每个省市县均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都有一个慢病所。

2017-04-06

[EASD访谈]从胰岛素吸收到T2DM筛查

持续的胰岛素注射会导致残存内源性胰岛素下调,而这可能就是许多接受NPH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且不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因为如果过多的胰岛素被吸收,机体就会代偿;如果吸收的不够,内源性的胰岛素分泌就会增多。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吸收 
2017-04-06

[EASD访谈]遗传与环境对糖尿病的作用

遗传学因素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肥胖(这就如同是没有遗传学效应,而单纯发生了获得性胰岛素抵抗)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

标签: 遗传 糖尿病 胰岛素 
2017-04-06

[EASD访谈]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标志性高血糖的产生过程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发挥着相等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异常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标签: 胰腺 糖尿病 胰岛素 
2017-04-06

[EASD访谈]UKPDS研究的全球影响

二甲双胍和市面上磺脲类药物的治疗剂量分别是2g和2mg。没有人知道二甲双胍的确切作用机制,但我们仍然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均服用二甲双胍。针对我们临床上实际应用的药物,有很多有趣的开放式科学问题,而这些开放式问题值得探讨。

2017-04-05

[EASD访谈]GLP-1类似物临床应用前景

大多数影响1型糖尿病的基因参与了Graves病,反之亦然。目前发现,两种疾病中共有的基因有10-20个,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两种疾病同时发生在一个个体。

标签: Graves 糖尿病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