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精选阅读 > 互联网+医疗:触点与痛点!

互联网+医疗:触点与痛点!

2016-04-1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移动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现在线上医疗的方式有这么多名字来称呼,其实反映出互联网+医疗领域火热无比,多方企业力量的涌入,抢占市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互联网+医疗有哪些触点和痛点~~

   移动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现在线上医疗的方式有这么多名字来称呼,其实反映出互联网+医疗领域火热无比,多方企业力量的涌入,抢占市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互联网+医疗有哪些触点和痛点~~

 
  触点: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
 
  随着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信息消费”“健康服务业”“人口健康信息化”等系列政策出台,我国移动医疗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移动健康、互联网医疗等概念加速落地。目前,各类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个,移动医疗应用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取得明显成效,移动护理、移动查房、远程医疗、电子病历、药品管理、移动办公等院内移动医疗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并逐渐应用于农村、偏远山区医疗卫生事业、养老与健康服务智能化等各方面。
 
  “互联网+医疗”的精髓是精确医疗,大数据正是帮助实现精确医疗不可或缺的技术。
 
  医保的数据,比如基因数据、移动医疗数据,健康医疗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家庭健康历史数据,公共健康数据,再结合其他一些数据,例如气侯、位置等信息,通过合理的手段整合,利用分析算法,挖掘出重要的信息给患者、医生、研究人员使用。
 
  其中一些数据如何来?例如患者通过移动网络访问到医院的挂号信息、健康信息、医生信息等等,他们之间的网络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未来如果把移动互联网做大,把生态圈里所有的参与者都加进来,例如药店、监管机构、医院、社保、医保等等,那么汇聚的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是令人吃惊的。
 
  像韩国、日本这些医疗技术先进的国家,通过APP应用就可以实现验血验尿。他们也是从消费互联网开始,慢慢渗透到了产业互联网,即“互联网+”。
  痛点:多方准备并不充分
 
  我国每年投入医疗行业的预算支出虽然达到4000亿元,信息化上的支出却仅有4~5亿元。在“互联网+”时代,远程医疗服务该如何探索?有何痛点?
 
  患者通过互联网自主诊疗虽然简单,完成在线问诊、在线挂号之后,解决了一部分痛点,但是一旦进入医院大门,还是会遇到二次就诊的问题。例如大医院少而集中,小医院多而分散等等。
 
  过去说远程医疗不成功,原因归到医生专家少、体制限制、医保难跟上、药品难输送等等,但过往1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的落后是导致痛点的原因,没能将数据整合起来。远程医疗的覆盖率很低,仅有15%。远程医疗是重构体系的过程,也是重新分配医疗过程中利益的过程。
 
  移动医疗主要分为在线诊疗、医院挂号、掌上药店、健康管家、支付和保险五大核心模块,然而,各个模块都有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现实困难。如医疗支付上各方的准备不足,防套保策略及技术方案有待解决。医疗保险,当出现医疗事故时,医疗责任险如何适用于线上医院,也需要研究。但是最痛的痛点集中在医药物流上,如何从医药物流的医院与医院之间的B2B模式转向医院与药店、或是医院与消费者的B2C模式上,还是难点。所以,现在用互联网思维颠覆医疗行业并不现实,其实应该是用互联网思维更好地服务于医疗行业才对。
 
  移动医疗时代,以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将占据主导,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一家独大的局面在移动医疗时代不太可能出现。这个生态是开放、互利互赢,以众包形式而存在,生态里包括医院、支撑的信息技术企业、移动支付企业、移动解决方案企业等。虽然目前移动医疗还有没做到完整的医疗社保解决方案,但未来2~3年有可能出现。完善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鼎力支柱之一是一个稳妥的安全解决方案,一方面是保护患者、用户隐私;另一方面是维护医院利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