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脑海中仿佛都有一个“定律”。
变胖容易,减肥难……
越是困难的东西才会越想跟别人分享,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觉
自己的朋友圈总是有各种减肥撸铁动态,却很少有人发“又变胖了”之类的动态。
那这个“定律”有没有科学根据呢?
这里告诉大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为什么变胖容易?
所谓变胖,其实是脂肪在体内堆积代谢的过程。
我们进食的食物中会为我们提供3类型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前两者均可以被小肠直接吸收利用,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唯独脂肪在人体中代谢的过程相当复杂,需要经过淋巴系统、进入静脉、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后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所以食物中的脂肪很少会被人体利用到,脂肪就慢慢在人体中堆积。食多了就会变胖,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当人体从食物中摄入的其他能量物质过多,又缺乏运动,摄入的能量中就有一部分不被人体所利用。
这部分的能量也会转化成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也就是说啊,只需要多食少动,脂肪就会慢慢积累,变胖简直不能再简单。
为什么减肥难?
减肥实际上是一个消耗体内多余积聚脂肪的过程。
但是脂肪十分“狡猾”。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是不会主动燃烧脂肪去为身体提供能量。
例如每天正常活动如工作、学习,消耗的能量大多数是来源于身体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基本不参与到代谢中。
所以一个胖子要想自然瘦下来,基本是很难的。
真的存在不胖体质吗?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会质疑,身边就有那么几个朋友,怎么吃都不怎么会变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因为有不胖体质吗?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体质是真的存在。
人体中的脂肪实际分为两种,上面说的是人变胖的脂肪可以称为白色脂肪,而另一种脂肪则是可以帮助减肥。
这种脂肪叫棕色脂肪,有相关研究发现,它可以帮助人体燃烧体内其他的脂肪。可以促使白色脂肪代谢分解,让其不在人体内堆积。
简单点来说,人体内的棕色脂肪越多,这个人就不会容易变胖。
人体内的棕色脂肪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进入成人期后体内棕色脂肪的含量会减少至婴儿时期的1半以下,这也是为什么人到中年就会越容易发福。
减肥一定要留意体脂率!
不少朋友在减肥已经做到少饮食多运动,但依旧发现减肥难,速度慢,而且容易反弹。
“不运动你是一个胖子,运动了只是个健康的胖子。”
这是因为很多朋友在减肥过程中过分关注体重变化,而忽略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体脂率越高,说明体内脂肪的含量越高,棕色脂肪含量就会越少,这无疑也是加大了减肥的难度。
减肥虽然难,但是也只是相对的,坚持下来,还是很大机会减肥成功的。各位小胖子们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