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已呈年轻化趋势。
近日,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称,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有在25岁后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该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或麻木、言语不利、眩晕呕吐、行走不稳、昏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数据显示,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此次,研究人员对1990年至2016年期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全球2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风险在不断增加,从1990年的23%上升到2016年的25%。
东亚、中欧、东欧风险最高,分别为38.8%、31.7%和31.6%。而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地区风险最低,为11.8%。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受调查国家中,中国总体脑卒中风险位居第一,高达39.3%。
研究还发现,虽然从全球范围看,脑卒中风险在性别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某些地区,男性和女性所面临的风险却不尽相同。
其中,东亚地区男性患脑卒中风险高达40.6%,而女性则为36.3%。中欧地区状况恰恰相反,男性风险仅为29.8%,明显低于女性的33.7%。
此外,中国是男女脑卒中风险差异最大的国家,具体表现为,男性风险为41%,女性风险为36.7%。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对此表示,这些结果表明,对于脑卒中风险的预防应从年轻时做起。
研究人员建议,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机构应推动相关公共教育工作,鼓励年轻人锻炼、吃更健康的饮食(更多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同时避免吸烟和酗酒,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重。
此外专家还提醒,若突然出现单侧面部或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或理解障碍、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及看东西重影、走路不稳或头晕,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原因不明的眼皮耷拉,剧烈头痛,脖子发硬等情况,需及早就诊,以免脑卒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