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肝,但能做到完全不喝酒的人实在太少。所以,对于长期喝酒的人,知道什么时候实在不能再喝了,很有必要。
肝脏是无可取代的消化器官,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解毒、免疫、凝血、血容量调节···都需要肝脏起作用。没有任何器官能填补肝脏的功能。
但是肝脏偏偏又是不爱吭声的“老实器官”,即使受到伤害也沉默无声,任损伤蔓延只要没全盘崩溃就能继续维持正常功能,所以很多看着身强体健的人突然被查出了肝癌。
嗜好饮酒的人更需警惕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以防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到肝硬化、肝癌的进展。
长期喝酒的人,身上若出现“3高、2低”,再喝酒就是在赌命!
/喝酒警戒线之“3高”/
1、转氨酶升高
肝功能检测中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转氨酶升高,提示可能有部分肝细胞损伤或死亡,而造成肝细胞损伤的原因有许多,如病毒感染、中毒、酗酒或脂肪代谢紊乱······
若是长期喝酒的人,转氨酶升高,更可能是因为肝脏受损伤。这时就应及时检查身体,并控制饮酒量,以免造成肝脏代谢负担,加剧损伤。
2、腹泻频率高
一旦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消化系统就会紊乱,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变得困难,不是腹胀、便秘,就是腹泻,特别是一吃油腻、难消化食物就拉肚子,这种现象称为“肝源性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现象,胃部刺激太强烈、有胃病、寄生虫感染···都可能导致腹泻。
不过,长期喝酒的人,若是突然腹泻次数增加,尤其每次饮酒半小时内,就肚子不舒服,频繁上厕所,那就需要警惕肝功能是否出问题了。
3、胆红素升高
肝脏受损,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在体内积滞,人的皮肤、巩膜就会发黄,尿液也呈黄色,如浓茶。
当身体出现这种表现,就需照顾好你的小心肝了,千万别再继续用酒精来麻痹它了。
/喝酒警戒线之“2低”/
1、酒量变低
我们常说的“酒量”,即肝脏分解代谢酒精的能力。
若肝脏能在短期内大量代谢酒精,那么酒量就会很好,反之,则易出现醉酒现象。
所以,若从前是“千杯不醉”的“不倒翁”,现在却“喝一点”就醉醺醺的,这时可别大意,说明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下降了。
2、体重降低
肝脏出问题,人的消化功能紊乱,就会面黄肌瘦、浑身乏力、身体虚弱、体重大幅下降。
因此,长期饮酒的人,若没有刻意节食减肥,体重却在短期内莫名其妙的急剧下降,务必考虑肝脏的健康状况,酒是必须放下的。
长期喝酒的人,若无法戒酒,一定谨记“三勤、三不”,让肝脏好受点!
/养肝之“三勤”/
1、勤吃蔬菜,“青养肝”
肝属木,应春,色青,合胆,青入肝。
常吃素(不等于不吃荤)的人寿命更长,平时多吃绿色食物,如西兰花、菠菜、茼蒿、青苹果,滋养肝脏。
蔬菜的吃法,以清蒸、清炒、凉拌为宜。此外,腌菜、油炸食物要少吃,霉变腐烂食物决不能吃。
2、勤睡眠,不熬夜
“肝主疏泄”、“人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的睡眠是养肝必备”补品“。
长期喝酒的人,已经在不停消耗肝细胞,更需要保证绝对充分的休息时间,不让肝脏过于疲惫。
晚上不睡,白天补觉也没用,切不可有侥幸心理。晚11点前务必入睡,根据个人体质,睡够7—8个小时。
3、勤饮护肝茶
长期喝酒的人,可以尝试培养饮茶爱好,尽量做到以茶代酒。
菊花平肝明目,玫瑰花舒肝解郁。
常饮护肝茶,如菊花茶、枸杞茶、蒲公英茶、丁香红茶,帮助修复肝损伤,滋养肝细胞。
喝养肝茶的同时,也应多喝水,适量运动,少吃辛辣食物。
/养肝之“三不”/
1、不空腹
空腹时胃里没有食物,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抑制消化酶分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曾有人一次性大量喝酒后吐血身亡。
此外,空腹饮酒,酒精成分扩散得比较快,对身体各器官组织的伤害较大,容易头晕耳鸣。
喝酒时可以吃些富含果胶的水果蔬菜,如山楂,菜花、南瓜和小米、玉米、燕麦、坚果等杂粮类。吃两粒复合B族维生素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2、不吃药
“是药三分毒”,无论饮酒前后,药都不能随便吃。如:
头孢类药物可与酒精发生双硫仑反应,含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与酒精作用,会增加肝衰竭的风险。
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3、不两掺
红酒兑饮料、洋酒对红茶、白酒兑啤酒···
多种酒水混合,绝对是喝酒大忌,很伤身,尤其刺激肠胃,可能导致胃痉挛、急性胃肠炎,还容易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