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分钟,结核病导致3人死亡。
结核作为最古老的
传染病之一,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
自2000年以来,全球因结核病防治挽救了约5400万人的生命,但结核病形势依然严峻。以目前趋势来看,难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设定的目标。
当地时间9月18日,世卫组织在美国纽约发布了《2018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显示,尽管结核病发病率在以每年2%的速度缓慢下降,但2017年,全球仍有1000万新发病例,160万死亡病例。其中,儿童结核病例约有100万,死亡率高达23%。
近年来,结核病超过艾滋病成为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
这种疾病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影响肺部,曾被称为“白色瘟疫”。结核病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和潜在致命性;另一种称作潜伏性结核感染,当免疫系统正常时,能使结核菌处于休眠状态,不具有传染性。
世卫组织表示,全球约四分之一人群患有潜伏性结核感染。感染者一生中患结核病的风险为5-15%。一旦免疫功能下降,休眠状态结核菌可能活化。因此,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感染者来说,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营养不良者、
糖尿病患者、吸烟者,患病风险将大大增加。
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了44%,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结核病人数减少了29%。
结核病在世界各地都可能发生,而发病率地理差异较大。报告显示,2017年高收入国家每10万人中结核病患者不足10人,而在其他地区,每10万人中有150-500人患病。87%的新发病例发生在30个高结核病负担国家,其中,前8个国家占新发病例的67%,中国位居第二,仅次于印度。
“如果不重视结核病,我们将面临一种更强大、更危险的流行病。” 世卫组织全球遏制结核病计划负责人特雷莎·卡萨埃娃博士表示。
这种流行病就是耐药结核病。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有56万人患有
利福平耐药结核病,而利福平是最有效的一线结核病治疗药物。其中,82%耐多药,8.5%广泛耐药。全球近半数利福平耐药患者来自印度(24%)、中国(13%)和俄罗斯(10%)。
这无疑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一大难题。
同时,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因检测和治疗不善备受阻碍。仅29%被检测并上报,仅25%接受二线药物治疗。此外,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仅为55%左右,而非耐药结核病成功率为82%。
为提高耐药结核病治愈率,同时降低死亡率,世卫组织于8月宣布更新了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方案建议,用疗效更好的口服药物替代
注射剂进行治疗,如贝达喹啉,以避免使用注射剂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报告指出,通过诊断和治疗可减少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但这两个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在1000万新发病例中,仅64%正式向国家和世卫组织报告。
“面对这种可预防和治愈的疾病,每年仍有数百万人丧生,每天都有更多人遭受疾病折磨,这是不能接受的。”特丽莎·卡萨耶娃博士表示。
虽然自2006年以来,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预防资金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报告估计,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结核病相关资金缺口仍达35亿美元。如果不增加资金,到2022年资金缺口将超过60亿美元。
为实现在2030年消灭结核病的全球目标,各国需要加快采取措施予以应对,首要措施就是增加国内及国际资金,用以对抗这种疾病。
下周,将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第一次结核病会议,寻求国家元首的承诺,以解决世卫组织报告中强调的资金缺口。结束这种流行病需要卫生之外的部门共同采取行动,而国家元首的承诺对于促进多部门行动至关重要。
这将是联合国大会史上第5次以公共卫生为主题的会议,前四次分别为艾滋病、细菌耐药、非传染性慢性病和埃博拉。据悉,此次会议将有近5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