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热点推荐 > 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了?这种现象如何破解?

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了?这种现象如何破解?

2018-08-16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盯着标题先看四十秒试试?

先来玩个游戏?

先用30秒的时间看下面这句话

傻傻的你还在傻傻的看着傻傻的字就问你是不是傻?

请问这个字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同一个字盯久了,就开始自我怀疑,明明很熟悉的字,怎么看着就这么陌生呢?难道是自己脑子有问题?不会是什么病吧?

其实,要破解这种现象很简单,只需要做到五个字——换个东西看!冷静一下,再睁开眼睛看的时候,惊喜的发现,字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为什么一个字盯太久就不认识了呢?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盯久了字变陌生”是一种神经活动的疲劳现象。短时间重复刺激,神经元持续激活,这就造成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性缺失,这也间接表明神经系统累了。

其实,神经系统对已有持续刺激信号反应的减弱,是有其意义的,这样能保证新异的刺激信号能够引起正确的反应。

早在1994年,台湾教授郑昭明与其同事就对这种现象有所研究,并将其称为字形饱和。他们发现,不同的类型的汉字,从盯着看到变得陌生所花的时间也不同

〉〉简单结构的汉字,如日、月,平均需要31秒左右;

〉〉左右结构的汉字,如明,平均需要26秒左右。

爱丁堡大学某位学生在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其更为精细。其发现,同为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匀称的字如“課”,会很快产生饱和,而像乱麻似的“擠”字,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饱和。另外,他还发现,女人比男人更容易产生“字变陌生”的现象。

当然,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迄今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是一种加工“饱和”现象。而字盯久了会不认识,是语义饱和/完形崩溃

看字的时候,我们会先看整体,后看局部细节。当我们久久的盯着一个汉字的时候,大脑会不自觉的注意到局部细节,而丧失了对整体的感知,导致我们对字形和字意的陌生。

 

只有盯汉字的时候才会出现“神经疲劳”的现象吗?

并不是只有看汉字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现象,看英文等其他文字符号时,也会出现此种现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甚至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都会产生“饱和”。

我们常常会有以下体验:

〉〉一直听到嗡嗡的噪音,听久了,若是不特别注意的话,感觉耳朵好像把这种声音自动屏蔽了一般,也就是所谓的“听习惯”了吧。

〉〉一直盯着镜子中的自己看,看久了好像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感觉镜子中的人十分陌生。

〉〉走进一个房间,扑面而来一股泡面味,呆久了之后,仿佛就闻不到了,但是,走出去,过一会儿再进来,就又会闻到这股气味。

〉〉……

在法语中,这种现象被叫做Jamais vu(旧事如新),其反面就是Deja vu(似曾相识)。你曾经历过哪些Jamais vuDéjà vu呢?可以留言分享哦,来一波吸睛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