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捐卵、捐精之外,又一样热门的捐献物诞生!叫做捐粪便。
奇怪,医生要粪便做什么?被唤做臭臭、脏脏的“屎”到底有啥好研究的?
“屎”中大有学问
人体肠道细菌数量多达100万亿个,其中细菌种类超过1000多种。
原本,肠道这些数量庞大的细菌会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肠道菌群正常。
若某一天,某些细菌的数量突然剧增或者猛减,那么就会引发“灾难”——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菌群失调→危害大
人体肠道微生态对于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可能比你想象得大的多。
肠道菌群失衡可造成腹胀、腹泻、便秘、发热、免疫力低下等,可引起或加重炎症性肠病、肥胖、肝病、结直肠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另外,肠道菌群与造血系统、免疫系统、肿瘤、神经系统及心理行为方面密切相关。
而健康的“屎”可以提取出关键的细菌,移植给需要的人,能让肠道菌群恢复正常。这个过程有一个特别科学的名称,叫做“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为了重建肠道微生态
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用粪便来治病,现在偶尔会在古装电视剧或古装小说里看到,用金汁(粪便通过多道工序,得来的上层清液)治病,宣称其主治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嗯,没看错!这就是传说中吃“屎”。
噢~我的老天爷!这不是太恶心了吗?难道现在的“粪菌移植”也是要吃进去?
捐献后的粪便如何用来治病?
既然说到这里,那就简单聊一聊“粪菌移植”的全过程咯。
首先,挑选“合格者”。筛选符合条件的优秀捐献者,健康要求非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简单说几点吧,包括无肝炎、梅毒、HIV,无慢性肠病、自身免疫疾病、鼻炎,近六个月无急性肠炎、便秘........(此处省略n个要求)看吧,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捐粪便的,身体不健康,连“屎”都捐不起啊。
其次,分离“粪菌”。医务人员拿到新鲜的粪便之后,会把粪便放到粪菌智能分离系统中,将菌液进行离心、去除上清,加生理盐水重悬,这一步骤重复3次,最终得到可以用于移植的粪菌悬液。这些智能设备还有专业的除臭功能,可以除去粪便的恶臭。(医务人员也是不容易啊,辛苦了)
最后,移植“粪菌”。这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植入。可以经过口腔将菌液打入到患者的空肠,也可以经过肛门插管由结直肠段进行植入。(要么上,要么下,选一个吧)
粪菌移植的贡献有哪些?
粪菌移植对于多种疾病都有疗效,例如肠道疾病、肝肾疾病、神经性疾病等,其中对于肠道疾病起效最快,效果最明显,目前治愈病例最多。
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伪膜性肠炎、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手术后腹泻腹胀、不明原因腹痛、腹泻、严重肠道病原菌耐药、肠道过敏、肠道免疫缺陷、便秘患者,大多经过一次移植即可缓解或治愈。
以后,再看到这个表情包
(吃屎吧你)
莫名感动~想哭
(妈,他真的好关心我!)
居然知道我肠道菌群失衡,还让我做粪菌移植
(我要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