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自行用药的竟有这些“雷区”,千万不要碰!
摘要:正规的治疗,在病情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采取退烧措施的。一方面,发烧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在运转,不合理的退烧反而会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另一方面,病情不明情况下,退烧有可能会掩盖病情,造成更不良的后果。
很多人的家中,都储备有感冒药、消炎药等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自行用药也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自行用药虽然方便简单,却存在用错药、乱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延误病情的隐患,还有可能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等一系列问题。本期,我们就请来宁德市医院院长、主任药师陈子春,为大家讲解自行用药的那些“雷区”。
雷区一重复用药相同成分一起服用,或超过“安全线”
自行用药者,往往都是凭经验自我判断病因,自行买药用药。但有些疾病症状看似相似,但病因却不相同。自行判断用药就很容易出现用错药、药不对症的情况。此外,很多市民在自行用药时,还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特别是复方制剂。而大多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一旦服用量超过安全界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就会成倍提高。
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有些人在服用一种感冒药后,觉得效果不明显,就又吃了另一种感冒药,但市面上的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两种不同的感冒药里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例如三九感冒颗粒和新
康泰克里,就都含有扑尔敏,如果仅服用其中一种,其含量是安全的,连服两种,就可能过量了,扑尔敏食用过量则会造成嗜睡等不良反应。
此外,药物有配伍禁忌,不同药物同时服用,有可能造成药物作用相互拮抗,甚至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雷区二盲目相信OTC非处方药也需在药师指导下服用
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大多数人都知道。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而非处方药则无需医生处方。很多人因此认为,非处方药是绝对安全的,其实不然。
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并非没有不良反应,也要在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例如大家常用的阿司匹林片,如果长期过量或不合理服用,有可能会引发内脏出血等严重后果。
雷区三滥用抗菌药和激素当成“万用药”或引发更大不良后果
很多人在
咳嗽、发烧时都会自行使用抗菌药物,但出现咳嗽、发烧等现象未必都是细菌感染,多数情况下,感冒都与病毒有关,少数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只是单纯性感冒,抗菌药对病毒就不起作用了。
而且,抗菌药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种类有严格规定,用药不当,就有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此外,除了抗菌药,激素药物的滥用现象也十分普遍。一些诊所更是把激素药变成了“万用药”,不管是发热还是皮肤病,都用激素药治疗。例如用
地塞米松退烧,确实效果立竿见影,患者打一针往往很快就能退烧,但像这类的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如肥胖、多毛、高血压、
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及对胃、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正规的治疗,在病情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采取退烧措施的。一方面,发烧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在运转,不合理的退烧反而会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另一方面,病情不明情况下,退烧有可能会掩盖病情,造成更不良的后果。
雷区四乱吃保健品保健品未必“保健”,吃不对反而伤身
现在很多人依赖保健品,把保健品当“补药”吃。但保健品吃不对,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可能伤身。
例如现在中老年人中十分流行吃钙片,很多中老年人并未到医院检查自己是否缺钙,就自行购买钙片服用,但有的高钙血症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在这种情况下再补钙,就有可能加重病情。此外,就算是普通人,服用过量保健品,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反而可能伤肝。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自用药品,市民还需谨慎对待,自行购买药物服用时,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