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怎样控制高磷血症
摘要:良好的血磷控制需要饮食控制、充分透析及使用磷结合剂3种方法合理地配合治疗,良好血磷的控制可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这需要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我国透析患者的血磷控制情况不理想,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高磷血症。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因心脏病死亡较年龄、性别匹配的无慢性肾脏病患者高20-30倍,在年轻的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甚至高出30-100倍,血磷每升高1mg/dL,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50%。高磷血症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还增加透析患者总的死亡率。同时高磷血症可加速血管钙化及转移性钙化、加速肾脏病的进展及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肤瘙痒等,目前认为对于透析患者,建议尽量将升高的血磷水平降低,使之接近正常范围,即达到血磷的浓度为0.81~1.45mmol/L(2.5~4.5mg/dl)的标准。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主要通过3个方面使升高的血磷降下来:饮食疗法、充分透析及使用磷结合剂3种方法合理配合治疗。
饮食疗法:高血磷时,需把饮食中的磷控制在每天800~1000mg的水平,选择磷/蛋白比低的动物蛋白(如蛋清、虾肉)及磷不易被吸收的植物蛋白(如豆腐),减少进食含食品添加剂的食物。高磷食物如种子及坚果类:含花生,腰果,瓜子,芝麻、枣;肉制品及内脏类:火腿,肉干、松及鱼、虾、干贝干,蛋黄,鱼卵;奶类:乳酪、巧克力制品;饮料类:茶、汽水、咖啡、可可、可乐;五谷杂粮类及食品添加剂等。
充分透析:每次4小时的普通血液透析可清除磷约800毫克,增加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均可增加磷的清除。对于没有残余肾功能的血液透析患者一般每周要至少3次血液透析才能达到充分透析、保证磷及其它一些毒素的清除,避免高磷血症的发生。
使用磷结合剂:如果体重为60kg的透析患者按蛋白摄入量按每公斤1.2克计算,这位透析患者每周可经肠道吸收约3900mg的磷。以血液透析为例,常规血液透析每次4小时,每次可清除磷800mg左右的磷;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每日可清除磷300mg。如果每周行3次普通血液透析,那么每周通过血液透析可清除磷为2400mg,吸收了3900mg的磷,所以每周仍有1500mg(3900mg-2400mg)的磷潴留。所以为了控制高磷血症,除了充分透析以外,应结合饮食控制及使用磷结合剂两种治疗方法。磷结合剂的种类有:含铝、镁磷结合剂、含钙结合剂磷结合剂(
碳酸钙、醋酸钙)、非钙非铝树脂类磷结合剂(司维拉姆)、非钙非铝非树脂类磷结合剂(碳酸镧)及其它(活性炭、烟酰胺、大黄)等。
含铝磷结合剂降磷效果明显,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会导致铝在
神经系统、
骨骼等器官的蓄积,长期使用会出现痴呆、骨软化和难治性小细胞性贫血等,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含镁磷结合剂碳酸,容易出现高镁血症也限制了其应用,所以上述药物现在已经较少使用。含钙磷结合剂能有效地降低血磷,服用时注意应将药片嚼碎在饭中或饭前10-15分服用,缺点是有的患者易出现高钙血症。司维拉姆是一种由多聚丙烯胺交错形成的阳离子凝胶,可与富含阴离子的磷酸盐结合,通过离子交换和氢化作用清除肠道中的磷,优点是不易导致高钙血症,还可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缺点是价格较高,大剂量的司维拉姆能显著降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碳酸镧是一种高效的磷结合剂,服用时注意将其嚼碎在饭中或饭前10-15分服用,缺点是价格较高,
良好的血磷控制需要饮食控制、充分透析及使用磷结合剂3种方法合理地配合治疗,良好血磷的控制可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这需要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