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去肾内科就诊后,医生却给他开了一个治疗高血压的药。
小明觉得很奇怪,我的血压120/80mmHg,根本就不高,医生是不是给我开错药了?
如果没有基本的了解,这件事情就有可能酿成医患不和。而实际上,医生到底有没有开错药呢?
医生开的是什么降压药?为什么血压不高也要用?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肾内科医生经常开的一类药------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下简称RAS阻断剂。在大部分肾内科医生给慢性肾病患者的处方中,都有这一类药物,且他们多数都没有高血压。
而事实上,这类药物除了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以外,还有其他的强大功能。
说明书中没有提到的作用
RAS阻断剂,主要包括两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ACEI主要包括卡托普利及贝那普利等等,ARB类主要包括替米沙坦、缬沙坦及氯沙坦等等。
说点人话就是什么普利,和什么沙坦就是这类药。
除了降压,它们还具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的功能。
上面截图是谌贻璞教授早期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权威的杂志上,结论就是这类降压药物有一个新的功能----降尿蛋白。并且,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了这类RAS阻断剂有降尿蛋白的作用。
那肾病患者为什么要降低尿蛋白?
众所周知,患有肾病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蛋白尿。
而大量研究证明大量蛋白尿是肾脏患者进入尿毒症期的一个极其重要危险因素。
这也就是说,持续的蛋白尿会损伤我们的肾脏,加速肾病发展到肾衰竭。为了延缓这一进程,肾病医生一般要求肾友们将尿蛋白降到低于1g/24小时,最好低于0.5g/24小时。如果尿蛋白得到很好的控制,肾病发生尿毒症的风险就会大大的降低。
所以,对于肾病患者们来说,控制尿蛋白非常重要!控制尿蛋白就等于是保护了肾脏。而RAS阻断剂不仅能降尿蛋白,还能保护肾脏,延缓肾病进展。
简直是肾内科的一个小神药!
那使用这类药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既然这类药物这么神奇,它是不是什么情况都能用呢?
也不是。
为了得到更好的降尿蛋白效果,医生有时会给到病人最大的耐受量,因为量越大,降尿蛋白效果越好。
也正因为它们同时能够降低血压,因此对于没有高血压的肾病病人,在应用时需要注意服药后的反应,以及定期的血压测量。如果出现头晕、黑朦,血压明显降低,那么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酌情减少药量,每个个体有差异,所以用的量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会导致各器官的血流量不够,严重者会导致休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会使血肌酐轻微升高,常增加10%-20%,不代表肾功能恶化了,而是因为这类药改变了肾脏血流导致的。因此,如果出现使用后血肌酐轻微升高,不用过于紧张,定期监测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血肌酐持续性的升高,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还有,普利类的引起干咳比较常见,有的病友因为吃普利类出现干咳不能耐受可以换成沙坦类的药物。
怀孕和哺乳期以及肾功能严重不全的肾友都是禁用此类药物的。
如何跟医生更有效沟通?
很多时候,肾友们所看到的、知道的,和医生所看到的、知道的并不相同,沟通困难在所难免。
然而,懂得更多,对自己生命健康掌控得就更多,与医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也更会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