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K/DOQI指南关于透析充分性发布以后,仍然没有非常明确的指针何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所以临床中决定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一般是基于尿毒症相关症状和体征,eGFR以及eGFR下降的速度来共同决定的。
综述各方指南意见,目前采取以下决策步骤:
1)对于eGFR>15mL/min/1.73m2的患者,即使出现尿毒症相关症状,也不建议进入慢性透析。因为这些患者即使出现了相关症状,也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克服。
2)对于无症状,且eGFR在5到15mL/min/1.73m2的患者,目前建议每个月随访一次,警惕ESRD相关的急诊症状和体征出现。在无症状出现时,不建议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3)对于eGFR在5到15mL/min/1.73m2且有尿毒症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患者,目前建议先保守治疗,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这些症状。对于那些确实有尿毒症相关症状,且保守治疗没法缓解的患者,目前建议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4)对于具有尿毒症相关的胸膜炎、心包炎和尿毒症脑病的患者,指南推荐应该立即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5)对于eGFR低于5mL/min/1.73m2的患者,目前建议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尿毒症相关营养不良、持续不缓解的液体过量、劳累、纳差、轻度认知障碍、无法纠正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比如高钾、酸中毒、高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