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女性不仅要处理好家庭琐事,还要兼顾工作,在压力倍增的同时,女性朋友经常会忽略了自己。
而此时各种妇科疾病就很容易入侵女性的体内,那么,女性在成年后的不同阶段应该严防哪些妇科疾病呢?
20岁开始预防的妇科疾病——阴道炎
如今,女性阴道炎的问题相当普遍,从18岁到50岁的女性都有可能患上阴道炎。
因女性生殖器官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容易受到损伤及外界病原体的感染,滋生细菌,形成炎症。
症状:
阴道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炎性疾病的总称。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但因病原体不同,分泌物特点、性质及瘙痒轻重不同。
症状常有特殊的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灼痛等。
预防措施:
①穿棉质内裤并勤换,避免穿紧身牛仔等透气性差的裤子;
②内裤要经常换洗,尽量在太阳下晾晒;
③大便后擦拭肛门应从前向后,避免将粪便中细菌带至外阴、阴道;
④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不要盲目使用冲洗液。最好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一次。
30岁开始预防的妇科疾病——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多无或很少有症状,对人体的影响较轻,是比较容易治愈的疾病,
常见于30 ~ 50岁的妇女,20 岁以下少见。
据统计,30岁以上的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
目前多认为与女性性激素相关,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
症状:
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0.5%—1%患者可能发生恶变,可引起不孕或流产,极少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①调节情绪,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虑,应尽量做到知足常乐,性格开朗、豁达,避免过度劳累。
②适时婚嫁,生儿育女、节制房事,以防加重病情。更应注意房事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③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④定期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40岁开始预防的妇科疾病——宫颈癌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HPV-16及18型最常见。
而性接触是HPV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性行为活跃的年轻女性中最常见,感染高峰年龄为18~30岁。
临床上约80%的女性一生中曾有HPV感染,只有5%~10%的高危HPV持续感染者进展为宫颈癌,其中,40岁后是宫颈癌的高发年龄。
症状:
早期的宫颈癌常无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以下症状:
①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后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②阴道流液:阴道流液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淘米水状,有腥臭;
③晚期症状:邻近组织器官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尿急、便秘、下肢肿胀、疼痛等;肿瘤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尿毒症等;晚期患者可有贫血、恶液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预防措施:
①戒烟;
②注意性接触的卫生和安全,戴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HPV的传染;
③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相关检查;
④有条件的可以注射宫颈癌疫苗。
注: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二价HPV疫苗适用于9~25岁,四价疫苗适用年龄为20~45岁。
50岁开始预防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癌/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宫体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为59岁。
症状:
子宫内膜癌通常在早期就出现典型症状——阴道异常出血,比如绝经后的阴道出血、亦或是月经量突然增多、或者经期结束后又突然阴道出血等。
预防措施:
绝经女性定期去医院检查,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卵巢癌
卵巢癌指发生于卵巢(包括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和深层的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年龄越高,发病越多。
最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
另外,独身或未生育的女性卵巢癌发病率高。
症状:
卵巢位置较深,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待肿瘤体积增大、腹部扪及肿块或肿块压迫周围组织出现不适时才被发现。
若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尿频或尿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绝经后阴道出血等,须警惕是否患有卵巢癌。
预防措施:
①注意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定期参加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及时治疗。
②要注意饮食均衡,限制脂肪的摄入。
③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可多参加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作为女性,无论在哪个年龄层次,都要记住定期体检!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别忘了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