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就是破伤风杆菌,这是一种厌氧细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
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①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用于破伤风的一级预防,即主动免疫,将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
破伤风类毒素是破伤风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类毒素疫苗,注射到人体10天后产生抗体,2-3月内抗体逐渐增加,并维持滴度较高水平,这样人体才会产生常达10年左右的自动免疫力。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前3剂为基础免疫,后2剂为加强免疫。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
②破伤风抗毒素(TAT)
TAT通常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马血浆,经酶消化和盐析等工艺制成,过敏性反应为其常见不良反应,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很少应用。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在发展中国家仍旧广泛应用。
③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IG为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再经吸附破伤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TAT或TIG用于破伤风二级预防即被动免疫,即用于破伤风的治疗和短期的应急预防。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输入后立即发生作用,但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只有2-4天(TAT)或2-3周(TIG,半衰期25天)。
怀孕期间妇女受伤是否可以接种破伤风疫苗?
妇女在怀孕期间必须凡是小心谨慎,保护母婴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在怀孕期间接种活、减毒病毒和活菌苗一般都是禁忌的。但是用于对付破伤风的预防针,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因为灭活的病毒、细菌或者类毒素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可以表明孕妇接种会对胎儿有危害。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于怀孕妇女注射破伤风疫苗的态度是:推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在最新推荐意见中表示,妇女应视其以往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破伤风累毒素疫苗接种,在打之前,伤者需要进行皮试,皮试阳性者可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体如下:为确保新生儿不患破伤风,所有的育龄期妇女在第1次做产前保健时都应回顾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如果在育龄期前,母亲在童年期接种过6剂次单价破伤风疫苗或者在青春期/成年期开展接种5剂次单价疫苗,则孕妇和其出生婴儿就可预防出生相关的破伤风,为了避免增加局部反应的危险性,不需要开展怀孕期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