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日常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鱼大肉成家家常饭菜,这样难免会加重消化的负担,容易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腹胀就是常见的症状。
消化科的门诊常常有患者因腹胀不适就医,并为此苦恼不已。
胃肠道胀气是腹胀首因
腹胀表现为部分或全腹部胀满,可以是主观的感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检查所见。
可为生理性的,如晚期妊娠,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胃肠道胀气、腹水、腹腔或腹膜后实性占位性病变等,其中胃肠道胀气是腹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正常人胃肠道内有少量气体,部分在胃内,部分在结肠,小肠内气体则很少。
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氢和甲烷,其中氮含量最高,氧含量很低,二氧化碳、氢和甲烷的含量变化很大。
空气吞入是胃肠道气体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可由肠腔内产生或从血液中弥散而来。
近五成腹胀者或是“心病”
但约有40%~50%的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的消化道疾病,但其症状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在临床上通常称之为功能性胃肠病。
在上消化道表现症状的,通常称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下消化道表现症状的,通常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
这两种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非常密切。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具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的临床征候群,各种检查证实不存在肝、胆、胰、小肠以及胃壁、胃粘膜的器质性病变。这类患者,心理治疗和抗焦虑抑郁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腹胀治疗小贴士
腹胀怎么办?很多消化科的老病号会很自然地推荐一类药物,即促上消化道动力药。
然而,引起腹胀的原因非常多,有的可以服用促动力药缓解,但有的病引起的腹胀就不能用这类药,比如胃十二指肠脱垂。此外,腹胀位置不同,选用的胃肠动力药也不同。
如果感到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为上腹部发胀,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
如果感到下腹胀气严重,同时排气次数多、气味臭,则应选择全消化道促动力的药物。
如果嗳气多,排气次数多,可用消胀的药物缓解。
另外,按摩腹部对消化不良、腹胀气、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每天13时至15时这个时间段按揉肚子,促进消化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间段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加速小肠吸收,达到促进消化的目的。
按摩手法可采用以下两种,一是从腹中线向两侧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复3遍;二是用手掌按摩腹部,先从腹中央开始,顺时针环转按摩腹部,并由内逐渐向外环转,做30至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环转30至50次。
注意:合理服用胃肠动力药和按摩腹部后,如果症状仍不缓解,则应考虑器质性病变,不要再自行服药,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