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健康医疗方面的忽悠里,关于肠胃的忽悠是非常混乱的。下面几个是我们经常进入的误区——
一、症状的轻重
胃肠道症状相当常见,也非常多样,对此,一个必须牢记的特点是: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往往和实际的病变不相关。
有的病人病变非常严重,胃或肠子都快烂透了,不适却很轻微;有的病人没有任何病变,或者病变非常轻微,但难受的要死要活,连家人也折腾的够呛。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这些症状往往起伏较大。急性的症状往往几天就消失,但慢性的症状可以持续好几年,期间时好时坏。所以判断病情好坏,治疗是否有效,不能根据一天或者几天的变化,而是要长期,至少要观察几个月。
二、脾虚、肝火、胃寒、胃热
关于消化道的症状,中医和民间还有很多“理论”性的概念,这几个是最常见的。
假如只是作为一些消化不适的民间描述,这些名词当然可以保留,但如果作为医学名词,来推销药物或保健品,这些概念就是忽悠。作为医学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可操作的度量和感觉之外可重复辨别的标志。
为什么要把感觉排除,或者不能单纯依靠感觉,因为除了前面所说症状与病变不相关之外,还有感觉与表述脱节的问题。
即便感觉一样,不同的人描述也可以完全不同,撒谎的人甚至可以编造感觉。上述的这几个中医概念几乎都是感觉的集合,无非再加上一点和疾病诊断关系不大的舌诊和脉诊。
三、看舌苔诊断肠胃病
对于舌苔,很多病人比医生重视,甚至是有的人寻医问药的主要和唯一原因。
实际上,舌苔对大多数疾病的诊断价值都很有限。小腿上的几个小红点,脖子前面的一个小疙瘩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都比舌苔大得多。医生在门诊看病,如果每个病人都不看舌苔,几乎不影响诊断和治疗。
相比来说,如果每个病人都不看小腿,都不摸脖子,几乎必然会出现漏诊误诊。
如果不在舌苔上过度纠结,看也就看了,但如果加上过多不存在的疾病意义,还因此整天提心吊胆疑神疑鬼就没必要了。
四、吃XX调理肠胃
号称能够调理肠胃的保健品是一大类。
但调理肠胃也是一个糊涂的概念。“调理”的目的是什么?
预防疾病,消除某种消化道症状,还是减肥增肥?
对于不同的目的,需要明确相关的原理,才能有针对性的改变饮食。
比如要预防癌症,就得了解哪些饮食习惯增加癌症的风险,然后尽力去避免;
如果要消除某种症状,就得搞清楚症状的原因是什么,需不需要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是功能性则还要进行个体化的分析哪些因素和症状有关;
如果要减肥增肥则还要设计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
五、不插管做胃镜
这个忽悠主要来自部分民营医院。
胃镜是当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尽管当前的技术条件还会造成些许不适,但总体上是非常安全的。随着麻醉胃镜的普及,这些不适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很多民营医院没有胃镜技术,或者设备和技术不过关,又想要吸引顾客,所以打出了不插管做胃镜的招牌。实际上是体外超声检查,可能还有不知道是什么的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影像技术,对于实质性的脏器观察很好,但空腔脏器检查效果很差。为了得到满意的回声,需要往胃内注水,但大多观察仍不满意。这种技术仅在小圈子内流行一阵,正规医院基本不做。
实际上,公立大型医院的超声技术远超过民营医院,如果能够无痛苦的替代胃镜检查,早就开展起来了。诊断胃病,首选还是胃镜检查。
六、凉伤胃、空调伤胃
这些说法大多不是忽悠,而是来自大妈们的忠告,或者属于“有一种冷叫做XX觉得你冷”之类。
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对于凉食冷饮和空调有种文化上的恐惧。也有不少人坚称自己每次吃凉的东西就会腹泻、腹痛。
但这些说法并无多少科学依据,即便是进食凉的东西,或者受凉之后出现的症状,也大多是暂时的,并不会给身体造成持久和不可逆的伤害。
反过来,如果常年进食过热的食物,倒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风险。夏季拒绝空调则有可能中暑,会有恶心、厌食,严重者甚至可以吐血,更不可能保护肠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