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外科 > 肿瘤标志物是拿来救人的,而不是制造困扰的!

肿瘤标志物是拿来救人的,而不是制造困扰的!

2017-10-27 来源:普外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和恶性肿瘤细胞相关的特殊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是由癌细胞本身释放到血中或是诱发其他细胞释放出的特殊蛋白质。而癌症组合检查是以精密的仪器测定血中一种或多种这类蛋白质浓度,藉此判别罹患癌症的可能性。

  1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和恶性肿瘤细胞相关的特殊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是由癌细胞本身释放到血中或是诱发其他细胞释放出的特殊蛋白质。而癌症组合检查是以精密的仪器测定血中一种或多种这类蛋白质浓度,藉此判别罹患癌症的可能性。

  2

  肿瘤标志物的用途?

  肿瘤标志物大多使用于癌症的治疗及追踪方面,或是用来筛检癌症的高危险群,但通常不作为确认癌症的证据。癌症的确认必须以组织切片检查为依据,大都是手术切除下的肿瘤或已被怀疑罹患癌症之患者才进行此类切片检查。事实上,癌症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极高。偏偏早期的癌症并无明显症状,很难自我发现,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而组织切片是高侵犯性的行为,不可能将它应用在健康检查方面。因此利用血液肿瘤标志物的侦测,筛检出癌症的高危险群,再做进一步的检查与确认,不失为一种早期发现癌症的好方法。但此过程必须避免肿瘤标志物所产生的伪阳性造成受检者恐慌,也应对受检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伪阴性,以避免日后纠纷。

  3

  肿瘤标志物的缺点?

  肿瘤标志物最大的缺点就是会产生伪阳性及伪阴性。许多良性的疾病可能会影响肿瘤标志物而升高,受检者若未给予事前的良好沟通,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同样的,肿瘤标志物也有它一定的灵敏度,不可能反应出所有的癌症。例如以AFP(甲胎蛋白)为例,在100个肝癌患者当中,大约有75个AFP会升高,另外25个可能就成为AFP筛检下的漏网之鱼。因此在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前应对受检者做好事前的沟通,在判读报告时,医疗人员也应将此变数考虑进去。

  4

  合理的使用肿瘤标志物?

  不论是受检者或医疗人员都应对肿瘤标志物有正确的观念,毕竟它是一种“参考项目”,我们使用它来“筛检”癌症的“高危险群”,而非“确认”是否有癌症。肿瘤标志物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这段期间也累积了许多使用的经验。临床上曾针对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做持续的追踪,若果真罹患癌症,数值通常会愈来愈高。若是非癌因素引起,数值常会维持在某个水平区间,或在一段时间后下降。

  因此,肿瘤标志物做出异常升高的受检者,至多只能将其界定为高危险群,进一步的建议做法有下列二种:

  一是直接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另一种是每间隔1~3个月再测定一次。连续三次的测定结果若无重大变化,则日后改为每年追踪一次即可。若测定结果为持续上升状态,则应至大医院做详细检查。

  对于本身出现可疑症状,但肿瘤标志物做出正常结果的患者,还是不可掉以轻心,应寻求其他的检查方法。例如粪便出现些微血丝的患者,临床经常是痔疮引起,但也有可能是大肠直肠癌,此时若CEA的检验结果正常,癌症的可能性虽已降低,但还是不可完全排除,应继续追查血丝出现的原因。

  虽然许多人担心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伪阳性会造成患者的恐慌及医疗的浪费,但癌症是一种致命的疾病,站在人命无价的观点及受检者愿意自费的情形下,若能因这样的检查而早期发现癌症,即使是比例不高也是值得的。在十余年医检工作的经验中,看到许多人都是因为肿瘤标志物出现异常,而至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而及时发现罹患癌症,至今因而获救者已不计其数。笔者的二位长辈,也因为做肿瘤标志物检查而发现罹患前列腺癌(PSA升高)及肝癌(AFP升高),由于早期发现,经治疗后如今安然健在。

  肿瘤标志物是简单方便的筛检项目,其用意是拿来救人的,而不是制造困扰的,这其中的差别在于是否合理的使用肿瘤标志物。包括医疗人员对肿瘤标志物的充分认知,及对受检者的完善沟通与教育,还有检查后的咨询服务与追踪。

  [特别注意]:

  肿瘤标志物检查会因检验试剂的厂牌不同或分析仪器的机型不同而做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下列二项规则必须遵循:

  1.以不同厂牌试药或不同机型所测出的肿瘤标志物,其数值间是不可以相互比较的。

  2.持续以肿瘤标志物追踪病情的患者,每次都必须采用相同的仪器及试药来测定,否则极可能会造成误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