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让人一吃停不下来,一天不吃就打呵欠,流眼泪,浑身不得劲?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毒品!说火锅、辣条的小编也能理解,可有一种东西几乎每个人都吃过,也会让人上瘾。
对,就是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导致“上瘾”,我们称之为药物依赖性,也就是俗称的成瘾性
一、药物“上瘾”的两大大表现
精神依赖性
又称为心理依赖性。滥用者在服用某种药物时可产生愉悦、幻觉及满足感等特殊精神感受。在停药后,会越来越渴望服用某种药物。
生理依赖性
又称为身体依赖性。停用或减少给药剂量,会产生戒断综合征(例如毒瘾患者,一旦停止吸毒,会出现打哈欠、流泪、痉挛等症状)。
温馨提示:一般精神依赖性先于生理依赖性发生;生理依赖性产生后,会进一步加重精神依赖性。
二、吃药上瘾的危害
身体危害
服药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长期、大量的服药伤害就更大了!
例如长期、大量的服用安眠药,可使记忆力、智力下降,运动不协调,骨骼肌过度松弛等。
精神危害
药物上瘾者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药物的渴望上,忽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长期下去,会减少与周围人的交流,性格越来越孤僻,甚至做出一些异常行为。
社会危害
药物上瘾往往会让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些上瘾者会为了得到某种药不择手段,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安全隐患;严重者还会产生自杀或攻击性行为,甚至发生暴力事件。
三、易上瘾的4类药物
1.止咳类药物
代表:复方甘草片
复方甘草片中含有的阿片粉(阿片在70℃下干燥、研细,测定含量后,加乳糖或其他稀释剂,研匀制成。吗啡含量大概为9.5-10.5%,有镇咳功效),久服易成瘾,连续7天大量服用即可能产生依赖。
小知识:除复方甘草片外,止咳类药物中含可待因的止咳水也易产生依赖。故这类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且服用5-7天后症状仍没有改善,应及时就医,切不可私自加大剂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含可待因的药物,12岁以下儿童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已知为CYP2D6超快代谢者禁用”
2.清火类药物
代表: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的致瘾机制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的服用可能产生药物依赖。
主要表现为:停药后出现咽喉肿痛加重、兴奋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状。
小知识:降火的最佳方式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不是服药。
3.安眠类药物
代表:安定(地西泮)
这类药物的上瘾主要是精神依赖。
例如有些人在吃了一段时间的安眠药后,感觉效果不好了,需增大剂量才能达到以前的效果;或者是不吃药就睡不着了,这时就该怀疑是不是吃药上瘾了。
建议:不要长期吃,能不吃最好不吃。
4.阿片类镇痛药物
代表:可待因
阿片类镇痛药主要应用于中重度疼痛,有减轻或消除疼痛、缓解疼痛引起的紧张或不安情绪的功效,长期滥用可能上瘾。
小知识:科学合理的短期使用,一般不会上瘾,只有长期滥用才可能上瘾。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在【儿童用药】项中,阿片类镇痛药仅用于急性(短暂的)中度疼痛的治疗,且只有当疼痛不能经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时才可使用。
澄清: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不会让患者产生欣快感,且只在手术前和手术中短期使用,不会让患者上瘾。非处方类止痛药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副作用是刺激胃肠道,一般也不会上瘾。
因很少长期使用,一般也不会上瘾。
这些药物可能上瘾,我们是不是应该拒绝服用呢?
显然不是。
病了还是得吃药,但是要有技巧的吃药。
四、用药的注意事项
1.遵循医嘱服药
在使用以上可能上瘾的药物时一定要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严格遵循医嘱服药,不可自己随意购买、使用。
2.不自己随意减药、停药
在病情有好转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逐渐减药、停药。但所有的减药、停药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自己随意减、随意停。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