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味之王”,食盐,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很难想象没盐的日子会是怎样的。
盐在中国源起于黄帝、炎帝时期,历史悠久。为表彰制盐鼻祖夙沙氏,还特意为其修建了祭祀所用的庙宗。春秋战国时期,有盐,国就富;古代盐商十有八九腰缠万贯。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突出自古以来,盐就占有重要地位。古人有粗盐、细盐之分;如今,盐的种类更是纷繁复杂。低钠盐、加碘盐、各种营养盐让人眼花缭乱,到底哪种才更适合我们呢?
图片一
低钠盐
低钠盐是指在加碘盐和无碘盐的基础上,添加了
氯化钾(有的还加入了少量的氯化镁),从而降低了氯化钠的含量。
在食盐中增加钾的含量有利于体内钠的排出,可有效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并且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纷纷推广含钾盐。美国推出了一个饮食
降压指南:
增加钾、镁、钙等物质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误区:低钠盐=送命盐,吃多了会损害肾脏
的确,低钠盐中增加了钾的含量,而钾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但是对于一个肾功能正常的普通人来说,要靠吃盐吃到高血钾症,也是有难度的。
不过低钠盐引起肾脏科医生的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他们的病人都是肾功能不全者。
适合人群:需要控制钠的摄入量的人群,例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
不适合人群:肾功能受损患者。
注意事项:低钠盐只是钠含量比普通盐低,不代表不含钠,所以低钠盐也不能无节制食用;加入同等量的盐,低钠盐比普通盐口味偏淡,切记不要为了追求重口味添加盐的用量,这样将达不到选择低钠盐的初衷。
加碘盐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盐,覆盖率达90%以上。食盐中
加碘可预防碘缺乏疾病,例如大脖子病、婴幼儿时期智力发育落后等。
这属于无稽之谈!
碘酸钾自身无味,稳定,不需要额外添加稳定剂。加热烹饪后,碘酸钾中有害氧化物基本会转化为非氧化物质,基本不需要担心。
而且即使有害,每天正常的食用量也远达不到中毒的可能。况且,在食盐中添加碘化钾的国家也不只有我国,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在使用,比如澳大利亚、德国。
误区二:海藻盐中的碘更利于人体吸收
有些人看到海藻盐会有莫名的好感,觉得天然的肯定比工业的更安全、更好吸收。
其实有机碘和无机碘在吸收率上基本无差别。海藻盐和加碘盐的本质无区别,只是在工艺流程上相异而已!
适合人群:位于缺碘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基本涵盖全国。
不适合人群: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的少数人需遵循医嘱选择。
图片二
营养盐
现在各类营养盐层出不穷,加钙盐、加锌盐、加硒盐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好,有的价格还不低!
别说,这一招好像还挺管用的,购买营养盐的人不在少数!
真的如宣传说得那样,营养盐更营养吗?
小编只想说,每日食盐限制量是6克,你真的指望靠每天那一点点盐补充营养吗?
专用烹调盐
专门用于制作某一类食物的盐,例如烤盐、凉拌盐、腌制盐等,这类盐的本质也是加碘盐。
差别在于外观和质地。
根据不同烹饪的需求,所用的盐在粗细、溶解速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腌制盐是大颗粒的,符合传统腌制的习惯;凉拌盐是细粒,方便在菜汁中的溶解。
一句话总结:
请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食盐种类。不管选用何种盐,别忘了,每人每天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