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自己不小心感染HIV,该怎么办?
一旦发生了高危行为,一定要第一时间咨询专业的医生,越早越好,医生会根据具体的高危行为,分析并且建议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物。
比如:直接输注了HIV感染者的血液,那么感染的风险高达92-96%,属于“非常高危”的情况,医生肯定会建议尽快服用阻断药物。
艾滋病阻断药物需要什么时候服用?
目前认为,当然是越早越好,2小时内最佳,一般不要超过72小时。因为服用时间越早越可以保证病毒在进入血液、淋巴结或者黏膜屏障前就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阻断成功率会更高,这是一个药物与病毒赛跑的过程。
但是,如果高危行为已经超过72小时了,怎么办呢?还有必要吃阻断药吗?这个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如果高危事件是属于“非常高危”,虽然阻断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服药对于早期治疗和后期的病情控制都是有意义的,所以,还是建议服用阻断药。
吃艾滋病阻断药物的到底能“阻断”多少呢?
这个其实跟许多因素有关,包括阻断时机、选用的药物、服药的依从性、是否持续存在高危等都有关系。对于阻断成功率,根据现有数据回顾性分析,服用阻断药之后,艾滋病阻断失败的几率大概为约为0.5%。
阻断药物其实就是抗病毒药物,目前常用的是三联方案。
首选的阻断方案是拉替拉韦联合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副作用较小,偶发皮疹,但是价格较贵,一个疗程大约六千元人民币。其次是克力芝或者依非韦伦联合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克力芝方案也会起皮疹,但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依非韦伦方案会有头痛、头晕及耐药等发生。
如果服药出现副作用建议找医生,切不可自行停药或者减药,否则会大大降低阻断成功率。服药期间,尽量不要漏服,只要没有超过服药间隔时间的一半,需要立即补服。阻断药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8天。
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后,多久才能判断阻断成功?
目前认为,服用阻断药不会延长艾滋病窗口期,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排查到高危后3个月,就可确定是否感染了HIV病毒。
艾滋病阻断药物也是经过肝肾代谢,服用阻断药物期间,一定要监测肝肾功能,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所以,不要认为有了阻断药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阻断药永远只是一种应急的方法,一旦阻断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阻断药一般可以在综合医院的感染科、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疾控中心买到,非上班时间,可以在传染病医院的急诊科买到。购买药物时都需要事先联系医院确认是否有药,以免浪费时间耽误第一时间服药。
另外,服用阻断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皮疹等副作用,切不可盲目认为皮疹就是艾滋病的症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一旦陷入恐艾深渊,很难自拔,建议尽快咨询心理医生,以期早日脱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