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于嘈杂的时代,生活中隐形的“听力杀手”被你忽略了吗?
摘要:你知道你所在的环境中噪音量吗?你知道日常生活中隐形的听力杀手吗?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关于听力的那些事。
如今人们大多注意着眼部,面容,呼吸,还有身体的健康,但是往往忽略了听力的健康。听力作为我们独特的感官系统同视觉一样重要。我们听到的声音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神经。
那么你知道你所在的环境中噪音量吗?你知道每天戴耳机听音乐存在的风险吗?你知道如何保护听力吗?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有关听力的那些事儿。
有个妹子问:如何提高听力?
医生说:少听,让耳朵多休息。
妹子说:可是老师说要多听才行。
医生问:什么老师?
妹子说:英语老师啊。
......
(图1)
听力从何而来
大多数人以为,听声音主要是靠鼓膜嘛,因为鼓膜出现问题了,不就听不见了吗?是的,但是中耳部分主要是起到传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像是一个接收传导器,传到哪里呢?要传到内耳,准确的说是内耳中的毛细胞。
毛细胞可以把声音引起的振动转化为生物电,传给神经中枢,这时声音才真正的被我们“听到”,毛细胞就属于神经细胞的一种,被噪音杀伤多了,其成员就减少了,人对于声音的感知度就下降了,会出现听力受损或听力障碍,这种损伤是不可还原的,不像皮肤会自动修复。
(图2)
听力受损
我们今天探讨的听力受损,主要是由于噪音,外音源的声音过大,造成毛细胞死亡引起的听力下降。所以由此看来,听力受损可不仅仅是老了才会有的疾病,成年之后,人的听力就只减不增了,如果出现了大的噪音损害,什么年龄的人都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听力受损。
听力受损主要来自于噪音大小,和暴露时间。人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作业就算是危害人身体的噪音环境了,这个音量可以参考酒吧或者演唱会的嘈杂声音。当所处时间超过5个小时时,就会对毛细胞造成严重损害。
身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不仅损害听力,还会影响心情,让人注意力降低。
而一般环境分贝在70分贝以下,就不会对毛细胞造成危害,比如办公室,在超市时的声音。
睡眠时最好保持环境分贝在30分贝左右,不要超过50分贝,不然会让人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出现心烦,
焦虑等情况。
如果隔壁老王半夜还在唱high歌,不要忍,投诉他!
(图3)
隐形的听力杀手
·在路上听歌
在路上等嘈杂的环境中听歌或者接打电话,不得不将手机音量调高,才可以让自己听见,这时高音量的状态无形中会损害我们的耳朵,因为环境音量让我们觉察不到手机的音量比平时高的多。
·听演唱会,看比赛
当我们在听演唱会或者看现场的比赛时,很容易习惯于当时热情的氛围,并且随之呐喊和尖叫,然而这时的环境音量已经超出了我们内耳里毛细胞可以承受的音量,并且几个小时都要处于这种嘈杂的环境里,势必造成我们听力下降。
·街道上的鸣笛声
有的小区和街道是禁止鸣笛的,但是在人们出行的过程中,特别是遇到车多的路上,大小车辆的鸣笛声十分刺耳,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易怒和焦躁,并且对听力造成伤害。
(图4)
保护听力的方法
·听音乐时尽量避免在路上听。
·耳机的款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音量大小和使用时间,这两者才关系着我们的听力是否受损。
·减少在高分贝环境下的时间,少参加音量很高的活动和场所。
·使用音响,电视等设备时,调整音量在最大音量的1/3左右,不超过1/2。
·在嘈杂的环境下配戴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