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感冒”
春三月的气候好尴尬,感冒情况好复杂,傻傻的分不清楚啊……带着冬季没有封藏的阳热,伴着饮食积滞蕴蓄的内热,与勃勃生机、开泄有余的春风相遇,再加上倒春寒时不时乱入,这春季感冒简直不能更热闹了!
一下子辨不清楚感冒证型,不会用药,慌了手脚?妈妈们不要忘记,预防才是关键。与其生病后慌忙辨证用药,不如提早防病。
预防第一准则
“捂”
北方虽然有“打春阳气转,谷雨燕河边”的老话,但是基本在春分节气之前仍会屡遭寒流反复,倒春寒经常会让宝贝们感冒发烧。所以此时“春捂”就是妈妈们守护宝贝远离感冒的准则,这个大原则不要违背,乍暖之日可适当减衣,但是一旦“还寒”就要及时添衣。
那么,南方的宝贝儿们需要“捂”吗?此时江南岸边已是杨柳青青,春意正兴,虽然近几日寒潮的手伸得够长,但毕竟已是强弩之末,与北京的寒风相比自然是温柔了许多。
那还需不需要捂呢?《温病条辨》中说,“温为阳邪,此论中亦言伤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
可见“捂”在南方的重点,在于防风,防那夹杂着病邪的春温之风。所以,也可以适当添一件防风的单衣,以免春风送暖,惹得宝贝儿皮肤过度开泄,从而中风温之邪。
预防第二准则
“动”
古人育儿常常倡导,“天气和暖之时,抱出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硬密,可耐风寒,不致疾病;若藏于帷帐之内,重衣温暖,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任风寒。”
可见孩子需要通过户外运动来锻炼机体抵抗力,我们不能害怕春天疾病频发而因噎废食,减少孩子外出活动。对于孩子来说,顺应时节生长发育是他们这个阶段的第一要务,而运动则能促进阳气顺利生发,强健体魄,同时也是保证阳气不过亢盛、气机不抑郁的最佳方法。
预防第三准则
“清”
春三月阳气生发旺盛,万物生长快速,此时是肝木旺盛,脾胃易受克制的时节,一方面肝气疏泄不及或过盛,容易气郁生热;另一方面脾胃运化不及,容易积滞生热。这两方面的内热都容易引动外邪,让随着春风四处游走的温邪有可乘之机。
所以在饮食上可多吃些容易消化、气味甘淡的食物,摩腹、捏脊、按揉涌泉、足三里可以时常做一做;同时保持宝贝儿的情绪舒畅,多多陪伴玩耍,一起享受春日里的美好时光。
如果不小心真如范伟所言,“防不胜防”,那也别太过自责了,咱们不还有治疗感冒初起的食疗方嘛,取连须葱白三段儿,淡豆豉10克(中药饮片,需前往药店购买)煮水热服,改方药性平和,对于风寒、风热感冒初起,皆适用。
孩子一直在成长,TA们是一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让TA们在春天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