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健康用药 > 常用非处方退烧药(发烧常用药)

常用非处方退烧药(发烧常用药)

2017-05-27 来源:科学用药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烧速度快(30分钟),无胃肠道刺激或出血,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

  发烧是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热超过38.5℃才可使用退热药物,且24h内一般不能超过4次。

  常见的退烧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这3个药物均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不但能够退烧,同时能够治疗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头痛,也可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牙痛。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烧速度快(30分钟),无胃肠道刺激或出血,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成人常用的非处方药剂型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咀嚼片、缓释片、泡腾片、分散片、胶囊剂、颗粒剂、泡腾颗粒剂。儿童常用处方剂型为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液、干混悬剂、滴剂、糖浆剂、栓剂。

  布洛芬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该药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近5小时。成人常用的非处方药剂型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剂、片剂、缓释片、颗粒剂。儿童常用非处方剂型为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溶液剂、栓剂。

  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从1899年使用至今,其退热作用较强,价格便宜,经常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但鉴于其对儿童的风险,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因此,不建议其用于儿童退烧。成人常用的非处方药剂型包括:阿司匹林缓释片、片剂、泡腾片、胶囊剂、栓剂。

  布洛芬混悬液

  用法用量:

  口服,用量杯衡量按下述剂量服用

  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症、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

  禁忌:

  1、对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

  2、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

  重点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布洛芬缓释胶囊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日2次(早、晚各1次),一次0.3~0.6g(1~2粒),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低,一般为肠、胃部不适或皮疹、头痛、耳鸣。

  禁忌:

  1、活动期消化道溃疡;

  2、对本药物过敏者,因服用阿斯匹林和其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诱发哮喘、鼻炎或荨麻疹的患者。

  重点注意事项:

  1、肠胃病患者慎用。对其他抗风湿药物耐受性差者可能对本品有良好耐受性。

  2、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患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

  3、合并用抗凝血剂的患者,服药的最初几日应随时监测其凝血酶原时间。

  4、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患者慎用。

  5、过量服药可能引起头痛、呕吐、倦睡、低血压等,一般症状在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

  6、服药期间饮酒可增加胃肠道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用法用量:

  口服,用量杯衡量按下述剂量服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对胃无刺激性,不引起胃出血。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重点注意事项: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对本品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而发生喘息的病人中,少数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

  3、不能同时服用含有本品及其他解热镇痛药的制剂。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片

  用法用量:口服。6~12岁儿童,一次0.5片;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得超过4次。

  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禁忌: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重点注意事项:

  1、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对本品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人中,少数病人可在服用本品后发生支气管痉挛。

  2、酒精中毒、患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本品有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应慎用。

  3、肾功能不全者长期大量使用本品,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应慎用。

  4、因疼痛服用此药时,不得连续使用5天以上,退热治疗不得超过3天,除非另有医嘱。

  阿司匹林缓释片

  用法用量:

  口服。解热镇痛:一次2~3片(每片0.1~0.2g),一日3次。

  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1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禁忌:

  1、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2、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3、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以下人群慎用:

  1、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

  3、痛风(本品可影响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

  4、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5、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6、肾功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7、血小板减少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