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0时左右,佛山市民姜先生到陈村镇旧圩农贸市场买菜,经过市场门口的一条小巷时,发现一个帮人掏耳朵的摊位,按掏出的耳屎大小收费,从30元至780元不等,如果掏出来的耳屎比780元标准的还要大,就要再加收1500元。
姜先生觉得自己听力越来越不好,于是就让男子掏了一下耳屎。结果,果然从姜先生的耳朵里掏出了“巨型”耳屎,需要收费2280元(780+1500元)。经协商,姜先生最终支付了1000元掏耳屎费用。
碰巧,当时途经旧圩农贸市场的便衣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凭着丰富的经验,判断这是一起利用挖耳屎保健为幌子的诈骗,于是迅速将摊位2名男子杨某、龚某控制并传唤至陈村派出所。
经审讯,挖耳屎二人组果然是诈骗犯。两人趁受骗者不注意,在往他们耳朵里塞纸巾的时候把预先准备好的耳屎放进了他们的耳朵里,再掏出来,然后要求他们支付费用。
对此,小编只想说:城市套路深,俺要回农村······
然而,事实上,掏耳屎除了能让我们爽爽外,并没有什么必要。耳屎学名叫耵聍,是由位于外耳道软骨部的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粘稠物。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来物的作用。是保护耳道的一道重要防线。 图一
耳屎对耳朵的保护作用
1、保持耳道湿润
耳屎中有一定的油脂成分,能让耳道维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位于耳道最里面的鼓膜,需要长期保持湿润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产生振动),维持耳朵的最佳听觉状态。
油脂还能滋润耳道中的绒毛,而这些绒毛可以阻挡外界的细菌和粉尘的入侵。此外,一旦耳朵被掏空,耳道过干,还会引起耳朵瘙痒。
2、杀菌作用
耳屎中含有一种叫做溶菌酶的物质,溶菌酶可以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能够抑制和消灭出现在外耳道中的细菌。
耳屎中还含有一种叫做脂肪酸的物质,让外耳道长期处于微酸性的环境中,可以防止细菌的感染。
3、黏附灰尘、飞虫等
耳屎中的油脂有较强的黏附作用,不但能黏附灰尘、细沙等,即使蚊子、小飞虫进入耳朵也会变得寸步难飞。
4、保护听力
耳道中的鼓膜是一层很娇嫩的膜,其厚度只有0.1毫米,一旦外界的声波非常强烈,耳屎会对声波起到一个缓冲和过滤的作用,否则就会导致鼓膜的振动过于剧烈,即可能导致鼓膜破裂,也可能造成听力神经受损。 图二
耳屎可自动排出
耳道是有自洁功能的,大部分人的耳道都能自动排出多余的耳屎。人的外耳道皮肤在生陈代谢过程中,可以自动的缓慢向外移行,于是将附着在其上的耳屎“运输”出耳道。
曾经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实验,滴一小滴染色剂在外耳道,观察发现:染色剂的印迹逐渐向外移动,最终,经过六个月的时间,那道印迹到达了外耳道口。
此外,当我们咀嚼、打喷嚏、张、闭口等动作也能排出变成薄片状的耳屎。 图三
掏耳屎对耳道的损害
1、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进而由于感染细菌而形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导致致听力减退。
2、常掏耳朵还可能致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
3、经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致使耳屎越挖越多。
4、使用棉签掏耳屎时,还可能将耳屎往耳道深处推,使耳道里的耳屎越塞越紧,最终造成耵聍栓塞,损害听力。
5、挖耳时,如果工具深入耳道过深,稍有控制不当就会触及鼓膜。鼓膜是一层非常脆弱的膜,厚度仅有0.1毫米。一旦鼓膜被刺破穿孔,人就会失去听觉。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