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湿气重都有哪些表现?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常喝三种粥,体内湿气全排走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
1、形状。红豆比较圆,而赤小豆是细长型的,有点扁。
2、口感。红豆经过水煮之后会变软,但是赤小豆尽管经过水浸泡之后放入锅里面水煮,煮完之后赤小豆吃的时候感觉比较硬。
3、烹调。红豆因为容易煮软,所以比较适合煮粥食用。而赤小豆比较硬,一般适合煮汤。
4、用处。红豆主要就供食用,有补血等功效。赤小豆就比较着重于为人们提供药用调理,尤其是赤小豆的祛湿功效非常好。
平时如何预防湿气入侵体内?
1、对付体湿,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的作用。扁豆有滋补强壮、补脾益气、消暑化湿以及利水消肿的功效。薏仁不仅含有高蛋白,而且还富含B族维生素、钙、铁、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
2、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3、少食甜腻食物。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4、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食用生菜沙拉、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