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东西爱趁热,可是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摄氏度,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摄氏度,超过65摄氏度便能烫伤黏膜。
吃得太烫,溃疡也少不了
偶尔烫伤后,黏膜还可自我修复。但经常吃热烫食物,黏膜要反复损伤和修复,会使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就算不得癌,也避免不了出现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
长期吃烫,易患食管癌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警告:“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
不烫口,才适合吃
警告一出,也并不意味着热汤、热茶都不能喝了。我们平时只要将热饮热食稍微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口就可以了。
例如,刚倒进杯子里的开水,测量大约80摄氏度,置于室温下,只要过几分钟温度便能降到65摄氏度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