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保健 > 母婴保健 > 宝宝便秘,真凶是它吗?!

宝宝便秘,真凶是它吗?!

2017-04-17 来源:大连美琳达妇儿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肠管肛门器质性病变、肠管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通常须由外科手术矫治;一类属食物性、习惯性便秘,绝大多数的婴幼儿便秘都由后者引起。

  很多时候,一个不注意自家宝宝就便秘。宝爸宝妈可是又心疼又无奈,那么宝宝便秘真的是日常护理不当的关系吗?那又该怎么解决呢~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便秘?

  每一个宝宝的排便频率有差别,一些宝宝每日排便多次,而一些则可能是几天排一次,只要大便性状及量基本正常,宝宝进食、全身状态以及体重增加等均无异常,就不需要处理。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容易出现攒肚现象,而且大便形状和排便规律会有很大的差别,不管两次排便间隔时间长短,只要排便过程不是十分费力,大便形状不干结就属于正常,不要以两次排便时间间隔的长短作为便秘的诊断条件。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要考虑是便秘了。

  大便总量少、干燥;

  排便困难,很费劲,甚至肛裂;

  食欲减退;

  腹部胀满、腹痛;

  宝宝便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肠管肛门器质性病变、肠管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通常须由外科手术矫治;一类属食物性、习惯性便秘,绝大多数的婴幼儿便秘都由后者引起。

  宝宝便秘的可能原因有:

  肠管肛门器质性病变:

  肛门直肠畸形(闭锁或狭窄);肛裂;肠梗阻、肠套叠等;

  肠管功能紊乱:

  先天性巨结肠;各种慢性疾病引起的生活能力低下;肌肉神经疾病;脊髓病变等;

  食物性:

  食物摄入不足;食物结构不均衡,乳母和宝宝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精细食物多,纤维素及水分不足;

  习惯性:

  生活不规律排便习惯未养成;环境改变导致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长期抑制便意;长期滥用泻剂或灌肠;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了,需要注意哪些?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母乳充足且宝宝奶量吃得好的情况下,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蔬果粗粮和汤水,减少肥腻和高蛋白食物;宝宝发热和出汗多的情况下,要增加哺喂母乳的频次;生活规律训练定时排便;增加运动,小宝宝可以抱着走;给小宝宝进行手法按摩:四指并拢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小宝宝需防肠套叠务必转回来)反复多次。必要时可以服用益生菌(参考下文用药部分)。千万不要给宝宝额外过度补钙。

  喝配方奶的宝宝便秘了,需要注意哪些?

  喝配方奶的宝宝,奶粉冲调不宜过浓,有些妈妈怕宝宝吃得不够多,擅自将奶粉冲得很浓,导致蛋白质摄入增多,引起大便干燥,严重的会影响到肝肾功能;加奶粉或辅食的宝宝需加饮水;生活规律训练定时排便;增加运动,小宝宝可以抱着走;给小宝宝进行手法按摩:四指并拢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小宝宝需防肠套叠务必转回来)反复多次。必要时可以服用益生菌(参考下文用药部分)。千万不要给宝宝额外过度补钙。

  已添加辅食的宝宝便秘,需要注意哪些?

  已添加辅食的宝宝,保证饮食充足均衡,适当增加纤维素摄入(进食含有纤维素的蔬菜或者适量粗粮),鼓励宝宝多喝水;可适量增加促排便的食物,如猕猴桃、火龙果、梨、木耳等(注意是孩子不过敏的食物);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引导宝宝多运动;给小宝宝进行手法按摩:四指并拢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小宝宝需防肠套叠务必转回来)反复多次。必要时可以服用益生菌(参考下文用药部分)。千万不要给宝宝额外过度补钙。

  对于刚开始添加辅食阶段的宝宝来说,便秘也可能是食物过敏的一种表现,需要家长仔细观察,通过暂停某种食物来观察是否是因为某种食物过敏引起的便秘。

  家长如何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需要理解宝宝在1岁半到2岁半左右,通常会经历“大便占有欲”期。这期常见表现为不愿意排泄、躲着排泄、必须排泄在裤子里、玩弄自己的大便……这些表现发生的原因通常是:1岁半左右的宝宝看到大便被水冲掉(消失)会感到不安;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越来越渴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在卫生间或座便器上解大便,在他们眼中那是大人们的意图,他们不愿屈从于大人的意愿,因此就尽力地憋住……憋住……,一直憋到从坐便椅上站起来溜走为止……其实孩子自己也不希望那样,此时家长如果责骂羞辱孩子,会让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家长态度强硬,孩子只能憋着便意,结果往往是越警告越拉在裤子上或躲着拉,久之不仅大便没训练好还可能导致便秘。

  可以试着让孩子晨起或者餐后蹲在便盆上5-10分钟左右,利用晨起和餐后的排便反射,这个习惯养成需要家长鼓励。

  家长如何应对宝宝的排便习惯退步?

  在给宝宝训练大小便的过程中,会各种原因导致暂时性的排便习惯退步。如宝宝的排便习惯突然退步,需考虑是否有生活环境改变或者情绪身体不适等,也可能是大便占有欲又一次暂时增强。此时,家长不可强迫威胁羞辱宝宝,应平心静气诱导鼓励,理解孩子在大便训练过程中会发生偶尔的退步,可以温柔地和你的孩子谈谈,想便便的时候叫妈妈或者自己去便盆厕所。家长切勿操之过急,强迫孩子排便,这样会让他对排便产生恐惧,反而会加重便秘的现象。

  小贴士

  不要给1岁之内婴儿服用蜂蜜润肠。

  如若宝宝大便带血,发现宝宝存在肛裂的情况,可到小儿外科寻求帮助。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4~36小时内排出胎粪,最迟会在48小时以内,如果超过48小时没有排出胎粪,或者初生时有少量胎粪,之后排便越来越少,应检查有无肠道梗阻,包括肛门闭锁及其狭窄等。

  比较轻微的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适当增加运动,培养排便习惯来恢复。

  顽固性的便秘,需要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来排除是否属于器质性病变,根据医生的判断来处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