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儿科 > 口服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口服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2017-04-14 来源:新疆人民医院皮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发病率高达1%-15%,而头面颈部占75%,其发病机制普遍被认为是由于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失衡造成的。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发病率高达1%-15%,而头面颈部占75%,其发病机制普遍被认为是由于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失衡造成的。血管瘤的治疗手段非常多,根据不同的部位、年龄、血管瘤的性质等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药物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避免了硬化剂注射或手术治疗后瘢痕、局部皮肤萎缩形成的风险。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有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还有冉玉平教授最新报道的伊曲康唑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约有30年历史,其作用机制已被证实是通过对血管生成过程的抑制作用,控制血管瘤毛细血管及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文献报道的糖皮质激素口服方法大约有三种:1.以4mg/kg隔日晨服,连服8周,以后每周减量1/2,直到5mg/d。一个疗程10~11周,可重复疗程;2.以5~7.5mg/kg.d连服1~4周,停药1~4周后可重复疗程;3.以20~40mg隔日晨服,连服6个月停3个月为1个疗程,可重复疗程;一般2~3个疗程后无明显疗效则应考虑糖皮质激素不敏感,应改变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口服不良反应与剂量及服药时间有关,大剂量高于中计量和小剂量。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抑制生长、降低机体抵抗力、行为改变、易兴奋、Cushing样外观、食欲改变、多尿、多毛、高血压、等,短期(6个月以内)冲击量应用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将会进入快速生长期。

  普萘洛尔: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自2008年被发现可抑制血管瘤的增殖并加速瘤体的消退以来,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普萘洛尔作为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以往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动过速等。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可能与血管收缩作用有关。治疗增生期血管瘤疗效显著,对消退期血管瘤也有一定作用。对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用量各个文献报道均有差异,运用较多的是0.5mg/kg/d~2.5mg/kg/d逐渐增量。口服普萘洛尔不良反应主要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糖降低、腹泻、四肢厥冷等,因此初次口服普萘洛尔的患儿需住院监测。尽管有诸多的不良反应,但临床报道中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在随访中发现口服药物的长短与疗效密切相关,口服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停药需逐渐减量,停药后反弹少。

  伊曲康唑:伊曲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其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可能是其抑制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该药物用于抗真菌治疗已使用近20年,但用于治疗血管瘤仅冉玉平教授报道了6例,临床资料较少。该报道中,伊曲康唑的用量为5mg/kg/d,连服14天,随访平均9.7个月,其中有两例患儿出现腹泻,但很快好转,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未发现异常,安全性高,但该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数据少,是否有其他不良反应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口服药物具有副作用,一般来说在以下情况血管瘤需要积极治疗:1.血管瘤生长迅速;2.大面积血管瘤伴出血、感染、溃疡;3.血管瘤危及生命机能,影响器官功能;4.血管瘤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血管瘤并高输出量心力衰竭;6.病变侵犯面部重要器官,严重影响美容等。血管瘤在出生后第一年处于快速增殖期,其中3-6个月增长最快,随后进入到稳定期和消退期,有的血管瘤可在5-10岁时完全消退,若在6岁左右仍无消退迹象,则认为不能消退。但是我们需告知家长:尽管有药物不良反应,但等待血管瘤自己消退是有风险的,因为如果血管瘤没有如期消退,再回头口服药物就不合适了。另外,年龄体重越大,口服药物的量就越大,自然风险就越大,而且疗效也越差。所以口服以上药物治疗血管瘤,我们建议在1岁以内进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