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祛湿,不少人就想到红豆薏米粥,其实红豆薏米粥不但祛湿效果一般,还整体偏寒,只适合湿热体质,其他类型的湿气重人群吃了不但见效甚微,还容易伤了阳气。
为什么喝了那么多红豆薏米粥,湿气还是那么重?
我们身体里有个器官叫脾,脾在我们的身体内起什么作用呢?它是负责把身体的水汽运送到各个地方的,比如运送到肾脏,就可以通过排尿排出去,运送到毛孔,就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去。
脾最喜欢干燥,不喜欢湿哒哒,所以如果体内湿气过多,脾需要不停地工作,久了就会累,会伤,脾伤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虚,脾虚弱的话,运化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堆积在体内,无法出去,自然湿气就更重,湿气和脾虚是恶性循环的关系。
也因此,要想祛湿,就必须祛湿加上健脾,同时进行,才有用。
很多人说,为什么我喝了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粉没有用啊,湿气重还是那么重?就是因为你光祛湿,没有健脾。
而且,这个食谱里薏米是祛湿的,但红豆却是护心的,没有祛湿的作用,道医讲“红豆祛湿”,其实这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很多人不懂道医,弄错了,这样一来,你能指望去掉多少湿气呢?
健脾最厉害的是芡实
健脾,最厉害的是一种长在水里的植物——芡实。芡实又叫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名,常用来健脾祛湿。
据医学古籍记载,芡实味甘涩、性平,有健脾祛湿、固肾益精、补中益气、抗衰延年的功效。芡实可以健脾,可调整脾胃功能,补益脾胃,让它获得动力;芡实还能固肾,肾好了,排尿功能就强,身体的水汽通过尿液排出去了,变得干燥了,这也是祛湿的一个大招啊。
健脾祛湿,推荐一个经典的食疗方子
但是光吃芡实是不够的,因为芡实本身祛湿的作用不是很强,还需要配合其他祛湿效果更明显的食材来进行,比如薏米仁、赤小豆等。
《本草纲目》里有一个健脾祛湿的方子,叫赤小豆薏仁茶,它将赤小豆、薏米仁、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等七味食材进行调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湿消肿利尿的食材,芡实健脾固肾,马齿苋等主要针对湿气重引起的长痘、口干口苦进行调理。
赤小豆薏仁茶的方子流传很久了,尤其是广西、广东一带湿气严重的地区,几乎都知道喝点赤小豆薏仁茶来祛湿。
赤小豆薏仁茶的具体做法
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各5克,其他各1克,薏米仁炒到发黄,将炒薏米仁、赤小豆、芡实冷水浸泡2小时,入电饭锅加水,按煮粥键(用锅的话就煮两小时),煮好后,将淡竹叶、马齿苋、槐米、绿茶用纱布包好,投入电饭锅,再煮半小时即可。喝茶即可,一日可多次。
人体的循环周期是28天,若能连续喝28天,湿气会大大减轻,湿气重导致的虚胖、大便不成形、四肢浮肿、头晕身沉、女性白带过多、男性阴囊潮湿等疾病都可以随之解决。
湿气重,湿是从哪里来的呢?
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湿是从何而来的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3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小心爱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些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请关注拔罐圈,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