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饮食护理 > 世界肥胖日:一起来看看这个“万病之源”的疾病怎么正确饮食!

世界肥胖日:一起来看看这个“万病之源”的疾病怎么正确饮食!

2018-07-23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国预防科学院近几年的营养调查发现:近十年中,我国超重肥胖的患者人数急剧上升,达到了26%左右。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竟是世界之最!肥胖人口达3.25亿人,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

5月11日是“世界肥胖日”。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根据WHO的调查,在欧美国家,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在50%-60%左右。

而中国预防科学院近几年的营养调查发现:近十年中,我国超重肥胖的患者人数急剧上升,达到了26%左右。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竟是世界之最!肥胖人口达3.25亿人,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

一、肥胖的定义及其标准

肥胖一般以体质指数(即BMI)来进行评判。

其计算公式是: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中国人的体质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24—28之间为超重,≥28为肥胖。

中国男性正常腰围应在85cm内,80—85cm之间为超重,85cm及其以上为肥胖;

女性的腰围则应控制在80cm以内,75—80cm之间为超重,80cm及其以上为肥胖。

近年来,中国人的超重与肥胖的比例急剧上升,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成人中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已经达到20%-30%。

城市居民已经达到30%-40%;儿童肥胖的比例也在急剧攀升,超重12%,肥胖1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和西方人不同:腹型肥胖,即苹果形身材。体形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

研究显示:体质指数升高患病危险性加大。

当BMI≥24时,相关疾病患病率:高血压39.1%、糖尿病6.7%、血清总胆固醇32.5%、甘油三酯21.3%。当BMI≥28时,高血压52.6%、糖尿病10.2%、血清总胆固醇35.8%、甘油三酯26.4%。

二、肥胖的危害

肥胖者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痛风及胆石症等。

单纯性肥胖患者通过临床化验,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内分泌紊乱。

尤其是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实验异常、性激素水平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偏高、瘦素增高等。

青少年肥胖还易导致肥胖性生殖无能症等。

1

降低生活质量

肥胖的人,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易患皮炎,静脉曲张等。

严重肥胖者,行动困难,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

体脂过多,影响到体内性激素的平衡。男性性功能低下、阳萎等。女性月经不调、不孕等。

由于肥胖者行动及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从而引起骨折或扭伤。

2

易发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死亡五重奏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负担加重,久之发生高血压。

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

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脂肪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和中风。

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一位肥胖者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脑血管意外则称为"死亡五重奏"。

3

对肺功能的影响

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气,但肺功能不能随之增加。

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的堆积,腹内压升高,横膈抬高又使胸腔压力增高,限制了肺的呼吸功能,故可造成缺氧。

表现为嗜睡、紫绀、呼吸困难、红细胞增多、右心肥大,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4

导致血脂异常

腹型肥胖者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5

增加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这种人大脑更容易出问题。

首先,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又硬又脆,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易发生脑梗死。

6

增加心脏负荷

有人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提高了4倍。

这说明肥胖肯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肌肥厚,造成心脏损害。重者甚至出现心功能衰竭。

7

引起肝胆疾病

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从而形成脂肪肝。

大约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易并发胆固醇结石。

8

肥胖者易患癌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肥胖妇女更易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肥胖男性则更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

9

缩短寿命,引起早亡

美国生命保险协会调查发现:超重20%的肥胖者死亡率为128%,超重35%~40%的死亡率为151%,表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死亡率也相应增加。

三、控制肥胖的饮食方法

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措施是节制饮食,合理营养,遵循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管住嘴,迈开腿,就成了减肥瘦身的必然选择。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控制主食、限制甜食

食量大者,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100克,逐步将主食控制在200~250克左右。

细嚼慢咽,养成吃七八分饱的习惯。

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马铃薯、果酱、糖果等尽量少用或不用。

主食最好粗杂粮混用,如玉米、燕麦、黑米和杂豆等。

2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

为保护体内组织的蛋白质不被消耗,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食物中的蛋白质要适当提高。

可采用含蛋白质高脂肪少的肉类,如鱼、虾、鸡肉、牛肉、兔肉等。

少油的豆制品对降低血脂很有益。

3严格限制动物脂肪

在我国,油脂摄入过多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

不吃含脂肪高的食物,如黄油、奶油、油炸食物。

30年来,我国居民吃的猪肉、牛肉等增加了10倍!

4改变烹调方法少用盐

在限制脂肪的同时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拌等少油的方法。同时要少放盐,减少肥胖患者常有的水潴留,还可减低食欲。

5多食用新鲜果蔬和藻类

为减少饮食控制带来的饥饿感,可在正餐中增加蔬菜量,或者两餐之间加含水分多糖分少的水果或生菜(如西红柿、黄瓜),以增加饱腹感。

6戒酒,限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酒精热量高(7千卡/克)能促进脂肪在体内沉积,所以减肥时应禁酒。

胖人如采用高蛋白食物,可使嘌呤代谢紊乱,代谢产物尿酸会加重肝肾负担。当体内尿酸过多,可在关节结缔组织沉积而成痛风。

总的来说,肥胖本身并不致命,由肥胖所带来的、易并发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却真正会减少寿命。

因此,我们应当保持肥瘦适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算出自己的理想体重。

然后通过饮食、运动等措施,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才能真正地健康长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