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预防护理 > 皮肤病护理 > 防冻防寒准备 耳朵防寒保暖措施

防冻防寒准备 耳朵防寒保暖措施

2017-02-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冻疮一族,最害怕这个冬季的到来,那种又痒又痛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有多难受。因此那些需要在户外进行工作的人要做好防冻伤的准备。

  冻疮一族,最害怕这个冬季的到来,那种又痒又痛的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有多难受。因此那些需要在户外进行工作的人要做好防冻伤的准备。

  冻伤是指低温寒冷侵袭引起的损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冻疮,它的专业术语叫非冻结性冷伤。低温环境、风速、潮湿是产生冻疮的原因。冻疮常发生在手、足、耳等部位。患过冻疮的部位对寒冷更敏感,容易再发。

  冻疮生成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一旦形成,开始感觉局部皮肤红肿,温暖后局部发痒、刺痛。较重者可起水疱,水疱去表皮后创面有渗液,继发感染后形成局部慢性溃疡。

  生冻疮后可在局部表皮涂冻疮膏。有糜烂或溃疡者可用抗菌药物或冻疮膏。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可每日用无菌敷料换药,保持创面干燥和局部保暖。

  天寒地冻,户外工作人员要积极预防冻伤。

  具体措施有:

  1、穿防寒服。户外衣着应保暖,不透风,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要过紧。用手套、口罩、耳罩和帽子等保护体表尖端部位。

  2、防潮湿。要保持衣服、鞋袜干燥,潮湿时要及时更换。每晚要将衣服、鞋袜和鞋垫烤干。

  3、防静止不动。在严寒环境中要适当活动,做到以动防冻。在风速较大和潮湿地区工作时尤应注意。

  4、防饥饿。较长时间在户外作业,要吃高热量食物,两餐之间进食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并做到热食、热饮,但不宜饮酒,以免血管扩张,增加体热过快散发。

  冬季防寒还可从饮食、睡眠、运动上多加注意:

  冬季更要保证充足睡眠,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冬季从室外进入室内后,不要马上用热水洗脸,应先用冷水敷面,慢慢增加水温使皮肤适应。另外,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为提高对寒冷的耐受力,可坚持每晚用温水洗脚,擦干后按摩双脚穴位,搓揉脚心,增进血液循环。

  饮食上可食用一些根茎类、辛辣食物、肉类和汤类。冬季吃点辣椒可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潮湿引发的腰腿痛和胃虚寒症。肉类可以温中暖下,补气活血。羊肉性味甘温,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各种汤类如枣姜汤,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作用。北方地区常食的“红焖羊肉”“羊肉火锅”“牛肉炖萝卜”“生姜红枣牛肉汤”都是传统的冬季御寒食品。

  面对严寒,平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是抗寒之基。了解天气预报,备好防寒物品,外出前要吃好、休息好,避免疲劳,做好防寒指导.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耳朵由于长期露于外,且皮肤薄等原因极容易被冻伤,因此冬季应做好耳朵的保暖措施。

  人的耳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耳朵。耳廓借韧带与耳肌附着于头的两侧,除耳垂由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均由弹性软骨构成,外覆软骨膜和薄层皮肤。由于耳廓暴露于体表,加之耳廓皮肤薄,皮下组织少,血管表浅,血流缓慢,极易因低温而被冻伤。

  耳廓冻伤后,轻者血管收缩引起局部缺血,出现痒感,继之水疱形成,内积血性液体,有明显痛感。冻伤重者耳垂及耳轮边缘呈死灰色,完全失去知觉。长时间受冻后,耳廓皮肤和软骨的冻伤部位可发生溃烂、坏死,造成耳廓软骨膜炎,使耳廓变形弯曲。

  发生耳廓冻伤后,应及时去医院诊治。预防的关键是做好耳廓保暖,严冬外出时戴上可遮住耳廓的帽子或耳罩,防御寒气侵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