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目前,很多人对糖尿病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实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膳食应以谷类食物为主。谷类食物提供的能量比例,应达到总能量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到400克的谷类食物。病人具体每天吃多少谷类食物,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确定。
对糖尿病患者家族史的调查表明,糖尿病病人子女糖尿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家属高4至10倍。双亲之一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发病风险率40%;双亲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发病风险率可达70%。
血液运送水平: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受体抗体,胰岛素受体与其结合后,不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阻碍了胰岛素发挥生理作用。
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患者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其机制在于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及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β-细胞,且抑制β-细胞的生长,从而造成胰岛素分泌缺乏,引发I型糖尿病。
近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导致的结肠慢性炎症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今后有望通过抑制结肠慢性炎症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