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目前,很多人对糖尿病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以为糖尿病就是吃糖引起的,其实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但是可防、可治,从早期控制好血糖、血压及血脂等全身情况,并持之以恒,甚者可以数十年不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积蓄在腹部的脂肪细胞会分泌很多的细胞因子、抵抗素、瘦素等等,对胰岛素代谢产生干扰;另一方面,腹部脂肪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它们沉积在肝脏、骨骼肌等处,会诱导后两者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使身体对胰岛素降糖作用不敏感,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后期多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可引起视网膜上微血管的形成以及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还可导致增殖性改变,进而引起视网膜脱离,如果不能及时诊治会导致视力完全丧失。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早发现并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
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亲和力降低以及受体的缺陷,均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最终使B细胞逐渐衰竭,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血糖过高容易引起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导致糖尿病人经常感觉四肢发凉、麻木甚至疼痛。专家提醒,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