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精选文章

教你认识11种药疹

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

过敏体质 为何不可吃芹菜?

晒伤单纯属于日晒的伤害,当皮肤暴露于强紫外线下,出现红斑、疼痛、水肿,皮肤触痛和大泡。而光敏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简单地说,发病原因是因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光敏性食物,又接受了光照,引发过敏反应,发生了光敏性皮炎。

最新发布
2017-05-24

光线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

结论p-EGFR、p-ERK1/2、p-JNK、p-p38MAPK及p-Elk-1蛋白在皮肤SCC中的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有关。磷酸化EGFR→ERK1/2、JNK、p38MAPK→Elk-1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在AK和SCC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标签: 蛋白酶 表皮 角化病 
2017-05-24

光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同斑贴试验一样,光斑贴试验也属于皮肤激发试验,同样可以诱发出刺激性皮炎,因此,如果有接触性荨麻疹甚至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速发型接触性反应病史的患者,不能使用可引起变态反应的光变应原[2]。

标签: 光斑 过敏 敏性药疹 
2017-05-24

糖皮质激素与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影响骨细胞-小管力学感受网络,导致网络活性下调,使骨细胞对周围的反应性下降,从而影响骨的功能、骨重塑和骨的结构;也可通过上调Bim和Fas/FasL使骨细胞的凋亡增多。

标签: 细胞 糖皮质 骨重塑 
2017-05-24

橄榄油诱发接触性皮炎

患者在使用含橄榄油成分的药膏后,迅速出现强烈的皮肤反应,后续基于临床表现、缺乏播散症状、以及皮肤斑片试验未检出明确过敏原而确诊为橄榄油诱发的接触性皮炎。

标签: 皮肤炎症 斑片 瘙痒 
2017-05-24

造口周围坏疽性脓皮病

PPG是坏疽性脓皮病的一种亚型,与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尤其多见于克罗恩病患者。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超过50%有活动性炎症性肠病。PPG发病潜伏时间长且复发率高,可能提示造口部位不同的发病机制。

2017-05-24

整合素在瘢痕疙瘩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结论整合素α8和β3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有关,其组成的相应受体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相关。

标签: 瘢痕 疙瘩 哺乳动物 
2017-05-24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坏疽性脓皮病伴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贫血貌。上腹、右中腹、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肛诊触痛,指套血染。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四肢多发大小不等的暗红斑、丘疹,双小腿多发直径3~15cm不规则形溃疡,表面大量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6g/L;粪常规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潜血阳性。结肠镜:盲肠至直肠弥漫性病变,黏膜充血肿胀伴多发纵行溃疡及大小不一的炎性息肉,结肠袋消失,以升、横、降结肠为著,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弥漫充血糜烂,触之易出血,血管纹理消失或紊乱,皱襞消失。

标签: 腹痛 肛诊触痛 溃疡 
2017-05-24

抗组胺药怎么用?

赛庚啶动物试验对胎儿的胰腺细胞有毒性,美国FDA对本品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建议禁用。部分第二、第三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可通过乳汁分泌,因此不建议用于哺乳期妇女。

2017-05-24

胰蛋白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胰蛋白酶处理A431细胞,通过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发现,随着胰蛋白酶浓度升高,A431细胞增殖活性增加;100nmol/L胰蛋白酶处理A4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增殖指数、细胞迁移能力和黏附潜能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标签: 蛋白酶 细胞癌 肿瘤 
2017-05-24

单纯疱疹和水痘-带状疱疹耐药怎么办?

由于现有可用抗病毒药物主要针对病毒polDNA,因此研发新型抗疱疹药物首要考虑的就是针对不同的起效机制,同时具有足够的用药安全性。